尹胜吉虽然名义上只是广州省省长,但是他却对海南省行政有着指挥权。他在海南省纳入版图之后开始大肆宣传海南开发政策,如垦荒,热带种植产业,以及交通运输业。这个整天叫喊着民主自由的伟光正人物,因为超高的出镜率以及亲民的作风,在广东有着何沐平也比不了的声望。
以至于,道光接到奕经的汇报后,认为尹胜吉就是蓝衣贼的大头目。
这个误会的产生,完全是因为何沐平的疏懒,他只定大政方针,偶尔考察一下实地建设,但是绝不会像尹胜吉那样废寝忘食,劳心劳力。
他交代尹胜吉处理海南开发事宜之后,尹胜吉跟他要走了两千佣兵,何沐平有着很不好的预感,他倒不是觉得这个政府领导人跟他要军权会危害他的地位,他只是本能感觉到菊花一紧。
随后,由于广东大兴造船厂淘汰下来的一批一批的老式福船,搭载着一队又一队以佣兵为主的捕奴团向蛮荒的南洋进发了。
海南入手后,何沐平又获得了五万人的陆军限额和一部分海军限额。不过此时,他需要处理英国来使的问题了。
英国公使璞鼎查和郭富返回国内后,向议院陈述了整个鸦片战争的进行过程,并对造成的影响和产生的后果及取得的成果向议会做了报告。这个时候,英国议会两院一片怒骂和喧嚣,长久以来,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从来没有像今日被亵渎过。
而仿佛是为了嘲笑这些看似文明的野蛮人,不久之后,另一个消息被外务大臣递交了过来——不列颠的陆军在阿富汗遭到了严重打击。11月2日,喀布尔爆发大规模起义。
一个惶恐的英军士兵说:“阿富汗全国居民都拿起武器反对我们了。”
与中国问题相比,阿富汗问题对英国更为重要。印度被称为英国女王王冠上的明珠,而英国的绝大部分财富、资源,都跟印度密不可分。自沙俄彼得一世改革后,国家逐渐强大起来,近一百年来,已经将触手伸向了中亚,灭掉了浩罕汗国,跟印度近在咫尺。而阿富汗,地处连接南亚次大陆和欧亚大陆的战略要地,是英国为印度找的一个绝佳的缓冲带。所以英俄两国在阿富汗问题上反复纠缠,在加上有雄主之资的多斯特·穆罕穆德,那时的阿富汗,不比二十一世纪初的阿富汗好多少。
英国面临着在中国和阿富汗问题上进行抉择:一方面,中国广东军方面已经建立起了至少三万人的陆军,战斗力强悍,甚至强于英军(这是璞鼎查和郭富自己估计的),并且有着一支庞大的舰队,即使英军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