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03-29
土著们的胡椒、揶干,稻米等这些东西和物资对于中华帝国海军的大军来说自然还是有用的,不过,目前对于中华帝国的海军最重要的是要取得一块广阔的土地让舰队靠岸,韦小宝便从旁边一棵树枝上折断一根树枝,用一根树枝又划拉着地皮又比划了半天,那些头人们才恍然大悟,马上退开,划了一块数十平方公里的地方供中华帝国的海军停靠,他们还将自己的一部份木屋也让了出来给中华帝国的军士们用。
有了广阔的地方作为基地,海军船舰上的部队才开始陆续下船,他们开始建立水军基地,在韦小宝的沟通下,他又拿出一部分丝绸和瓷器,雇用当地的土著修建,只用了三四天的时间,就建造了足够数万官兵容纳的军营基地。
坤甸是婆罗洲离马六甲最近的地方,铁甲船只需个十小时就可以到达,最快的包着铁皮的木质战船九个小时便能够到达,现在只要寻找到合适的时机,马上就可以对荷兰人发起进攻。
等坤甸的海军基地基本建好后,刘国轩的舰队也到达了坤甸,中华帝国的海军现在是进可攻,退可守,只要和马六甲内的葡萄牙人联络后,马上就可以对荷兰人发起进攻,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关于狮城的来历有一个传说,大约在四百多年前,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盘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新加坡便是梵语狮城之谐音。
此时的狮城远没有后世四小龙之一的那新加坡花园城市的繁华,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最东面,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比起位于西面的马六甲地位却远远不如。
狮城的人口分布复杂,有马来人、印度人、泰米尔族人和汉人,后世新加坡有七成华人,多是清兵南下逃难到此的汉人,这个时空由于那些汉人大多逃到了中华革命军的根据地和江南,后来中华革命军又击败了满人,所以汉人没有大规模的外逃到这里,相应的狮城则以马来人为主,汉人大约有两成不到,一些是跟随郑和下西洋时留在当地的汉人后裔,也有一些后来陆续迁移过来的一些汉人,当然也有少量的看到满军势力庞大而对中华革命军信心不足的汉人逃到这里的。
狮城的刘老爷祖上可以追溯到郑和下西洋时期,不过,原先刘家的主家是在马六甲居住的,而狮城有刘家的产业而已,后来自从马六甲被葡萄牙人占领之后,刘家所有人和产业除了土地外就都搬到了狮城,现在刘家在狮城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