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文盲张华汉与野心家(第1页)

更新时间:2012-04-01

中华历五千六百六十二年,中华帝国建国第三年的十二月末,中华帝国首都北京京城下起了第一场雪,白茫茫的雪笼罩大地,让所有树木都变成了白色,而中华帝国半个月前和西夷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了海上决战,将西夷打得落花流水,消息传到京城,所有茶馆老板都笑得合不笼嘴,因为他们知道马上又要发财了。

这些年,在张华汉的支持下,全国各地的茶馆都养着说书人,光是扬州一地的说书人就多达数百名之多,每次国家有什么重大的战事或者朝庭政策,都会通过这些说书人的口传到帝国的四面八方。

张华汉为什么支持说书人呢?因为他曾经答应过他的妻子,要在国家平定之后,说书人增多便能让茶馆的人也多起来,凡是与晓月说过的事情,只要不违背原则,他都要尽力做到。

当然,由于说书人人数众多,除了少数人是因为情报部门和国家部门为了掌握舆论导向而暗中聘用的外,多数还是靠自己的口才吃饭的普通说书人,能得到国家补助的毕竟少之又少,不过国家会免费为这些说书人提供最新的战报作为素材,这些素材有的直接就能当成说书,有的还需要说书人自己加工,能不能加工的受欢迎,就靠各人的本事了。

这次中荷大海战的素材很快就送到了各省的说书人手中,帝国征服四海的素材无疑是最吃香最受人欢迎的题材了,说书人自然基本上都依附在茶馆和饭馆里,饭馆是吃饭的时候没事干听一听,专门听的话,还是去茶馆的好,所以在茶馆混饭吃的说书人一旦有了这种素材,至少可以热销数月之久,引得茶馆场场暴满。

走在京城的街头,隔不远就会听到一个茶楼中一片叫好声,经过各人的加工,大战已改得面目全非了,其实报纸上的消息更为确切,而且推行了简体字后,国家基本已经扫除了文盲,几乎人人都识字,而且推行了拼音后,就算不识字的只要根据拼音也能大概知道报纸上的内容,但是人们还是爱听说书先生现场演讲,毕竟说书人那天花乱坠的说法能让枯燥的海战变成一场比特洛伊之战还经典的神话爱情加玄幻科幻魔幻奇幻的引人惊叹的神奇大战。连远在京城的张华汉估计都被说书人说成了用雷神之锤干掉了好多长着角的荷兰人的荷兰战舰了,反正说书人怎么改编也可以,只要人们愿意听,毕竟在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的时代,听说书是最大的娱乐活动了。

进入十二月末,国家部门最繁忙的就是外交部门,当初建立的外交驿馆已经满员了,从十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