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乐此次共带了十五万清军,其中两万为精锐的满洲八旗,三万为蒙古八旗,这五万人是精锐,其中多半都是骑兵,剩下的汉军中的十万人有一万汉八旗的骑兵和绿营军九万步兵,虽然战斗力差,但其火器较多,是现在清军的“主力”部队。(人数多的部队)
在这几个时辰的战斗中,清军于牛家村山坡下损失数千人,还剩下可战之兵十四万多,张华汉先牵制了两万骑兵,后又有五万步兵出去又返回却一时无法回来,所以岳乐大营中只剩下了大约七万人多一点,而且其军中的骑兵不到两万,面对潮水般涌来的中华革命军正规军的大量人马,还有身后夹击的山坡上排枪和火炮不断的中华革命军民兵部队,岳乐很快就撑不住了,他只好命令士兵边打边向西撤,想与西南面的清军合二为一。而那正与张华汉交战的骑兵也发现了岳乐处境危急,所以他们就纷纷舍弃了张华汉的军队,转而向东北冲锋,以掩护主将岳乐的中军安全。
张华汉见围着自己的清军已全部离开,认为此时正是机不可失,所以他立即传令全军追击,留下行动缓慢的炮兵和掩护炮兵的骑兵殿后。
于是整个战场上出现了一种奇特的景象,两支清军拼命的向一处涌,而他们的身后则是两支中华革命军的部队紧追不舍,就像是两只猫看见了两只老鼠,而那两只老鼠则想尽快找个地方离开。
满清军很快合兵一处,而两支中华革命军也是边打边向自己一方军队去靠拢,不多时也合兵一处。
满清军合兵之后,攻势立即增强,岳乐指挥着步兵在阵形中间向中华革命军突击,而骑兵则从两翼向中华革命军迂回包抄。满清军与中华革命军没有近战肉搏,只是互相对射激战了一会儿,张华汉带领的中华革命军民兵部队的炮兵和骑兵也已经赶了上来,张华汉命令骑兵掩护炮兵于牛家村集合,两路炮兵合在一起,骑兵与牛家村的九千中华革命军民兵守军共同保护炮兵,然后用炮兵继续轰击清军。
这时双方先是远战,后来又开始肉搏近战了一个时辰,直杀得血流成河、残肢尸体遍野,此时双方都已筋疲力尽,于是各自鸣锣收兵,中华革命军于牛家村斜坡下结阵防御,而清军则向北撤退,并在绕了个圈后又回到了牛家村外十里的满清军大营中。
黄河自从元朝末年决堤后,就从开封北面不远处改道,由此南下,夺淮入海。由于黄河泥沙很多,所以经常淤积,使得黄河几乎年年决堤,危害两岸百姓,使得这一带成了黄泛区,稍微有点大雨,这里就会变成千里泽国。后来潘季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