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心中有数,对于这款无人机面采用的目标识别技术非常有信心,在远程识别直接采用了原来战机的雷达系统,对于飞机等较大型目标,原来的雷达系统能够在气候条件好的时候,隔着二三十公里就能够识别出来。当然,这款雷达在恶劣气息条件下的表现就没有这么令人满意了。
毕竟从底子看,早期型号的J7就不是为全天候条件作战设计的。
如果雷达识别失效,毁灭者还有杜克设计的图像识别系统,这个脱胎于无人机项目的识别系统,在之前的测试中,对于可疑军事目标的识别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可以说只要毁灭者能够拍摄到肉眼所能够看到的相关画面,系统就一定能够识别出来。
这个强大的图像目标识别系统的弱点在于它有效距离实在太短了,并且同样严重依赖外部气象条件,毕竟它是利用可见光来进行工作。像今天这样的气候条件,其实是非常不利于毁灭者行动的天气。
果然,当毁灭者接近目标位置不足二十公里、高度大约在5000米高空的时候,雷达识别系统对于指定地理位置附近的目标毫无反应,显示雷达远程识别失效。
毁灭者自动继续降低高度,下降到3000米左右降速向目标扑去,因为在自动攻击作战模式下,如果目标识别系统都失效,毁灭者将按照提供的地理坐标进行攻击,不管这个地理坐标有没有合适的攻击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毁灭者攻击方式其实同一枚导弹没有什么区别。
这也意味着这次演习只完成了部分项目,在最为重要的自主攻击严重失败。
毁灭者飞行速度快速降低到400多公里每小时,即便这样,十公里距离也是一闪而过,进入到目标位置十公里范围内,但是雷达识别系统仍然没有反应!
如果是风和日丽的气候下,在这个距离,即便是雷达识别失效,电视图像识别系统也应该开始发挥作用了,可是今天传回的电视图像显示仍然是白茫茫一片雪花飞舞,基本看不到下方草原的被白雪覆盖着的枯黄景色。
萧乾光有些坐不住了,这样下去,今天这个演习可就要搞砸了,按照这样的飞行速度,接下来也就剩下一分钟左右的时间,毁灭者能够在这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发现并摧毁目标吗?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今天实在很困难。-
当然,最着急的还不是他,内蒙基地那边,已经隐约可以听到飞机轰鸣的董锋心里才急,在这个雪花纷纷的野外,额头竟然都急得冒出汗来,他死死地盯着面前的监控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