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 棉纱(上)(第1页)

一个月后,胡宗南交付给龙邵文的那批军火皆已脱手,在卓克基、松潘、理番等地换回了大批的鸦片。手中既有了充足的原料,龙升制药更是加大马力,卯足干劲,特供药品是一批批地生产出来,源源不断地运向各地,龙邵文、胡宗南之流大发其财自是不用更多描述。

眼见天气日冷,棉布日缺,重庆的棉布价格是一日三涨,上涨幅度之高,傲视一应生活必需品。重庆虽实行限价政策,但物价就如脱缰的野马,早就不受限价的束缚……白米每石五百二十元,猪肉一斤十四块,头等旅馆客房租金六十元一天,寻常人工资一个月五百到千元,但这些跟棉布比起来,不过小巫见大巫,此时一匹普通白布价格已经超过两千八百元,近六担米的价格,而一匹阴丹士林布,限价即达二千四百五十元之巨,这只是限价,而市场的阴丹士林布根本没货,实际价格应是限价的两倍以上都不止。如此高价,普通民众自是难以承受,各地民众无不叫苦连天。大后方每年生产棉布贰佰一十五万匹,除供军用外,其余缺口全依靠外界供给,但国府缅甸作站尚在进行中,滇缅公路仍未打通,因而后方对外交通,还处于断绝状态,这种状态下,后方物资供给就更显艰难,民众所缺之物,又何止是棉布一项,只不过在这严冬季节,棉布更显得重要一些。

虽然龙邵文设在西安的“龙升毛纺厂”业已开工,且加大马力昼夜生产,但西北军已经数年没发过越冬棉服,民众也在严冬之中少衣蔽体,寒不可耐。龙升的产量固大,但仅满足西北一地便已吃力,自是无瑕别顾。此种情况之下,龙邵文会同身边的兄弟,制定了一个棉纱购运计划,照龙邵文的想法,这次棉纱购运回来后,主要是用来缓解大后方棉布急缺的现状,其次是赚上一点小钱。他之所以把赚钱放在其次,是因为从西北回来后,被西北民众的淳朴打动,感觉到了为善的乐趣。这项计划打龙邵文从开罗回国后,便开始着手实施,目前正处在运作状态之下,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联系上海的关系,进行大宗的棉纱采办;第二步,把采办的棉纱运抵重庆。这件事说来容易,但做起来却比登天还难。原因自是不言而喻:交通阻绝。

此时计划的第一步已经完成,五千件棉纱已经采办齐备,囤积在上海的数家公栈仓库,只等随时起运。但如何把这五千担棉纱运抵重庆,却是一个极大的难题。第一个难题是:棉纱的体积大,五千件棉纱非数百辆卡车不能运完,若是水运,也要驳船数十艘。第二件难题是:上海至重庆沿途,日军、伪军、**、土匪强盗、游杂部队,和地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