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蔡邕蔡大家(第1页)

半年后,王绪见到了新铸出来的长枪,枪身由混铁精钢打造,带猛虎雕文,坚固带有韧性,枪尖混有陨铁,寒光凛冽,坚硬而又锋利无比。全枪重五十六斤,被王绪命名为虎啸枪。而给太史慈那把也送了过去,太史慈拿到之后爱不释手,取名叫雷鸣枪。

因为都只是在枪头混入陨铁,所以之前那大块陨铁还剩不少,王绪叫人妥善收藏起来,以后也有大用。

吞并了所有蛮族后,大唐城邦的人口已经直逼十万,按照陈栩的说法,只要人口超过了五十万就能入朝宣布臣服了。

似乎事情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不过王绪最近又给自己找了个累活,默写出《春秋》。

之前就说过王绪小时候就被他老爹逼着背很多古书,小时候的记忆是无敌的,王绪现在依然能够比较清晰记得以前背的东西。

《春秋》也就近两万字,王绪默写时虽然有些缺失,但是陈栩会帮忙校订,所以这段工作还是经行得比较顺利。

为什么要默写春秋?因为郭密等人虽然学会了不少汉字,现在大唐城邦家业也小,他们处理事情还算顺当,但是以后呢?王绪可不希望这些族人后来因为能力不足而离开高层,王绪试图让他们通过读这些史诗来领悟一些知识,以后工作的时候也能用上。

士族传家靠的就是书籍,王绪对陈栩解释说以前因为大火烧掉了所有典籍,自己还能记得一些,最开始王绪只是写了几句论语、诗经里的内容,现在开始尝试默写《春秋》。

在大陆的锦衣卫们也试图去获取各种书籍,但是书籍是现在士族的立足之本,怎么可能让别人轻易得了去。

不提这些书籍的事情了,太史慈在岛上也是闲得无聊了,后来搭船去了青州。那边已经有锦衣卫购地收拢流民,但是青州还是有黄巾余孽,治安并不太好。锦衣卫组织了一批流民拿起武器防守自己的土地,太史慈听闻这事后就自告奋勇的过去,说是帮忙训练士卒。

王绪知道太史慈的武艺,台湾岛上现在需要处理的都是文职工作,确实太史慈也没事可干,索性就让他去青州发挥下实力,也算是累积战场经验了。

只是老夫人有些不舍,不过王绪现在每天都有陪老夫人说话,偶尔带老夫人出去转转,到也能让老夫人心情愉快,解了不少闷。老夫人的存在也给王绪带来了久违的亲情,他现在真把老夫人当作自己亲生母亲一样的伺奉。

正在王绪为书一筹莫展的时候,罗英传回来个消息。大汉朝有一大家,名曰蔡邕,家藏典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