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忽闻江上弄哀筝(第1页)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这是北宋著名学者欧阳修的一首蝶恋花的上阕。

沈祥和方鹤一同去凤凰山游玩,却是又一次经过了那洪塘湖。凤凰山在临淮的北部,而洪塘湖也是在临淮的北部,且是去往那凤凰山的必经之路。

距离上次来洪塘湖踏青,时间已经过去了近两个月了。此时,那洪塘湖中莲花竟放,十分的美艳。碧水清波,如诗如画。

洪塘湖中的莲子十分有名,而且莲蓬也比别处要出的早。如今不过是五月,那湖中却已有了不少的莲子。

湖内小舟飘荡,采莲女子欢快般的笑声传入两人的耳中,如银铃一般,十分悦耳。

芊芊玉手,摘那莲子,十分动人。纤腰束素,曼妙无比,这水边的女儿家,皮肤最是白皙。在阳光的照耀下,透着动人的美丽。

“怎么,思春了?”沈祥看着方鹤的一脸痴样,不由得打趣道。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方鹤尴尬的一笑,然后说道。

“那你去求上一个。”沈祥言道。

“算了,算了,我家中早已经订好了亲事,只待来年便要成亲。”方鹤有些伤感的说道。对于方鹤这种家族,子女的结婚,更多的是包含着联姻的性质。方鹤一直到如今,都尚未见过他未婚妻的模样。想起将要和一个陌生的女人拜天地,方鹤自然是有些伤感。虽挺父母言道那家女儿知书达理,文静贤淑,是个良配,但是方鹤却仍是不信,毕竟人尚未看到。不过这一切,由不得方鹤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怎能反抗的了。想要从军这件事情方鹤都是反抗不了,更别说这为了传宗接代的婚姻大事了。

沈祥自是察觉到方鹤心中的那丝伤感,但是沈祥的心中也是有些苦楚。这些日子以来,母亲也开始在为其物色,就差托媒拉纤了、沈祥也曾找胡氏谈过,说是自己年岁还小,尚未取得功名,成亲一事晚点也罢。但是胡氏却是不允,说什么今年一过,便是十六岁了,按照大明律理当娶妻生子,而且守制之期将过,也不必担忧,亡父泉下有知,自是会欣喜。任是沈祥百般解说,胡氏却是不松口,这事便一直拖了下来。好在,守制还要半年,这半年之内是不会有什么媒人上门的。只是半年之后,就不好办了。

凤凰山上有日精峰,上有龙兴寺。那龙兴寺沈祥是去过的,不过今日两人来此,只是为了游山玩水,可不是为了上那龙兴寺。这龙兴寺是皇家寺院,一般时候是不对百姓开放的。再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