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端午!这个节日能祝福大家快乐吗?感谢书友“驰风骋雨”、“不能吃糖果”的打赏支持!)
一辆洋式马车在几骑督标亲兵的开道护送下,从天津老龙头火车站缓缓行向金刚桥的直隶总督衙门。
车内,阔别京津多年的永山不住地挑开帘子打量天津老城厢以北的街道、行人、建筑、商铺......天津就是天津,较之十年前更加繁华了,地广人稀的黑龙江与之相比,能比吗?没得比!看来,李中堂在天津举办洋务是颇有成绩的,看看街面上的热闹,看看东边那些喷吐着黑烟的高大烟囱,也算可见一斑吧!
“大人,就快到了,快到了。”
大冬天的,马背上的直隶督标亲军管带李逢春的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子。车里的大人是黑龙江来的汉军正白旗人,四品衔的前任镇边军马队统领,即将赴京面圣就任侍卫领班之职,而且,他身上还带着战伤!中堂大人派出最最亲信的亲军管带到火车站迎接,还派出了自己与洋人打交道时才用的洋式马车,可见中堂大人对这位永山大人的看重。故而,由不得李逢春不小心一点,时时叮嘱车夫绕过那些坑洼,放慢速度,一面触动永山大人的伤痛。
永山客气地点头微笑,开玩笑,人家说宰相门口七品官,那是指把门的,这位李管带可是跟随李中堂二十多年的老人,从戈什哈做到管带职分上,一直就未曾离开中堂大人半步。据说,这直隶省的寻常官员见到李逢春都要先行打千问安呢!
李逢春加速到前面引路了,永山抬手隔着厚厚的皮袍摸了摸左肩的伤口。贯穿伤,其实并不太厉害,杨格的清创、包扎手法很是娴熟,这半个多月来,伤口似乎好得差不多了。嗯,杨格,你个坏东西!
抱怨,更多的其实是赞赏和感激。没有杨格,估计赛马集的镇边军最多击退日军,不可能有多大战果;没有杨格,细河之战中的永山有那么多战功,有那么风光,能得到万岁爷的亲睐而超格拔擢为侍卫领班大臣吗?须知,这个职位在以前都是满洲八旗中的上三旗贵族才有资格获得。从此,永山的前程一片光明,可以想见的是,在侍卫领班大臣任上做个几年,外放八旗副都统、然后都统,若能有所建树,或许能攀上驻防将军的高位,那就是封疆大吏了!如果大哥寿山再如愿地高升一步,小弟延山再立战功......富明阿的儿子们有出息呐!
赞赏和感激中,永山心里却又有几分矛盾。
怀里,揣着一封依帅给李中堂的亲笔信,内容是什么?猜都不用猜,借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