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国难岂能身免】(第1页)

(感谢书友“凌励大师”、“远在天边”的打赏支持!)

暖烘烘的阳光下,白色的雪野变得分外刺目。

在王家堡——大房身一带测绘的武毅军炮营测绘队官兵们只能眯缝了眼睛操作经纬仪,过不了多久还得换人,否则眼睛就受不了透镜聚光的作用而流泪、生疼。

王传义这个名字,在大多数黑军、吉军、武毅军官兵们心里都有个印象——从大屠杀的旅顺逃出来的幸存者。此时,因为黄花甸作战时计算炮击参数的功劳,在炮营扩大、整编中,按照新营制章程授予“上等军士”荣衔,每月从炮营的办公费中得到一两银子的加饷。虽然总计一两三钱银子的军饷比之他在水师当操雷手的二两五分军饷少了一大截,可王传义却相当满足。

操雷手王传义没有向日军舰船发射出一条鱼雷,更谈不上任何战果,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日军屠杀国人。

武毅军炮营上等军士王传义通过计算、操炮,打死打伤日军无数,配合步营控制了黄花甸村南口,为全军争取胜利作出一大份贡献。“上等军士”,看清楚,是上等!上等呐!这就是朝廷,就是统领杨大人对自己的认可和最大褒奖!举目无亲的王传义要那么银子干啥呢?白花花的银子晃不瞎王某人的眼睛!

管带杨骐源对王传义亲睐有加、刻意栽培,此番更让他带一小队测绘兵执行任务。因为杨统领说了,观测和计算能力,是未来炮兵指挥官必备的两大基本能力。

观测手从经纬仪中捕捉到情况,立即报告:“传义,有人!”这一带是敌我两军斥候活动频繁之地,随时都有斥候之间的战斗。

王传义举起手里的纸拍子挡住大部分阳光,眯眼看向观测手指示的远处,看到大约三里远的小路上行来一辆载着不知何物的牛拉大车,一个抱着膀子缩着脑袋慢慢前行的男人。看来人行进方向,应当是从黄花甸出来,去王家堡的。

黄花甸乃是日军盘踞之地,能从那里出来的人,恐怕......王传义抓起马枪,向另一名兄弟打了个手势,两人分向左右朝小路而去。

嘎吱,嘎吱,大车在雪路上艰难行进,男人双手互拢在袖筒子里,头上戴着狗皮帽子,无可奈何又执拗地踏着松软的积雪前行,偶尔动一动拢着的胳膊,牵牛绳就系在胳膊上,胳膊一动,老实的大黄牛就得到指令,更卖力地埋头拉车。

“站住!”一声厉喝,荒山野岭间,两条突然从路旁树后闪出的身影以及两条上着刺刀的枪,令赶牛车的男人措不及防,惊吓之中连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