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随营授业】(第1页)

阳光普照,王家堡西墙的阔大望楼上,一群左臂上钉着一颗从日军军帽上摘下的黄星的军人,围坐一圈,凝神倾听圈中站立的统领大人杨格讲授战术学。

杨格对这种随走随讲、听众不一的方式并不满意,可惜条件有限,此时也只能如此了。为此,他作了充分的准备,每一次授课都有讲稿,讲稿是用“他自己的”和鹅毛墨水笔书写而成。写,只是把知识系统的归纳一下,让脑子中的军事思想和现实结合起来而已。讲,完全是抛开讲稿,并不排除有时候灵机一动的情况。

“......连发步枪的出现,令传统的线形战术不得不随着技术的进步而进步。战线依然存在,却从一个个整齐的步兵方阵、一排排火力线变为防御阵地或者进攻出发阵地,变为工事或者散兵坑。阵地往往是要点,无数个可以由辅助阵地连接成一条完整的防线,也可以孤立的存在。作为哨、排级指挥员,在防御或进攻作战时,在考虑阵地布置时,第一,看地形,居高,扼交通,视野射界开阔,便于掩护炮兵、骑兵作战,便于我军机动之地域即为要点,当重点设防或设法夺取之;第二,看任务,在全面战争背景下,任何一名士卒的行动都应当与整个战争、整支军队的战略目的、战役意图、战术原则和当前上级赋予的战斗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第三,看配置,你手中有多少兵力,多少火器,能够用这些力量在多大的地域或地段上形成密集火力;第四,看补给,补给是持续作战之必须,两军实力相当时的要点攻防,往往是攻守双方经常易势,突击与反突击并存,故而,要点攻防战,双方都必须有一定的补给存量,即战斗补给基数;第五,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无论攻防作战,每一级建制指挥员手里都必须保留一支预备队,其力量应当为该级建制总力量的三分之一到一半!”

这种几乎是现场教学的方式很受哨、排级官弁们的欢迎,效果也出乎杨格的预料。

站在王家堡的望楼上居高向东偏北看去,可以看出在即将爆发的战斗中,哪里需要设防?哪里是重点?居于何处在整个战场上的地位如何?战斗中该如何配合、应变?经过杨格这一番讲解,哨、排长们心里有了谱,对统领大人撒出主力,仅以一个步兵加强哨另37炮1排,共六个排三百余人的兵力坚守王家堡,牵制日军一个大队兵力的意图有了把握。

当一场战斗,连基层指挥员都有把握的时候,战斗的结果几乎不用高级指挥员们担心了。

“在即将到来的防御战斗中,控制地利、发扬火力、保留预备队进行短促反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