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皇帝辛苦,当一个处于战争时期又主战的皇帝更辛苦。天不亮,光绪就得在乾橡宫召见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军机章京、〖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和各部尚ì郎廷议。
群臣山呼万岁方罢,满兵部尚书敬信就磕头道:“奴才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兵部凌晨接〖总〗理辽东军务大臣行辕电,二月庚戌日(三月七日),依克唐阿、宋庆、吴大澄督率各军,以武毅先锋军为前锋,镇边军、老湘军为左右,于晌午攻克海城,日军第三师团伤亡惨重,大败溃退于唐王山、太平山龟缩据守。”
闻听敬信报喜,光绪以肘支案,微闭了双目自顾思索。
朝堂上众多大臣中有三成左右凌晨已经得报,心中早有计较,此时只等皇上下旨犒劳各军:还有一些闻报后面lù喜sè,却又因为皇帝反应特异而不敢声张:也有一些怀着别样心思者,据此开始浮想联翩,推测着朝政因此而生的变局,盘算着自己能从中捞到几分好处。
只苦了出身宗室的满兵部尚书敬信,依然保持磕头的姿尊趴在初春早晨冰寒的地上。
光绪是狂喜啊,狂喜几乎过度而癫疯起来!在群臣面前,不能如此,必须保持皇帝的威严,保持几分神秘,适当时还要保持缄默,让这群人去琢磨!
皇帝诡异的冷静久了,自然有人琢磨出了味道。
“皇上。”坐在一旁绣墩上的恭亲王奕看到敬信实在有些辛苦,又没人出声言语,打破冷场,本不想出言的他也只有开口道:“奴才以为,海城捷报当立即呈报太后知晓,让太后也高兴高兴。另外,当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转电特等全权大臣李中堂,以海城大捷事授予和谈机宜。至于犒赏三军之事,当有户部、兵部两部合议,拟个章程出来呈军机处及内阁大学士批注,再呈皇上朱批,专旨遣使赴辽东宣谕,以示皇上之重视与厚爱,皇恩浩dàng,众军感念,方能再战再捷,震慑倭人,达成和谈。”
“六皇叔所言极是。”光绪一开口就显lù出他心情极佳,平素里当着朝廷重臣的面,都正儿八经的称呼奕为“恭亲王”这一次却用上了一家人的称谓。“只是,朕在想,两部合议、军机处再议,费时费力。如此大捷,建功将士期盼朝廷恩赏之心甚切,还是早一日议定,早一日遣使宣谕为好。诸位臣工,就在此议定此事罢!”
宗室,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福锃跨前小半步,躬身道:“启禀皇上,奴才以为此事速议速发乃是上策,我军初复海城,正宜jī励士气再战建功,为和谈之辅弼。”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