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恭王的价码】(第1页)

什刹海边,恭亲王府乐道堂。

恭亲王奕欣刚刚回到王府就听王府詹事顺善禀报,步军统领荣禄已经在外堂恭候多时了。*即,荣禄就在詹事的引领下,在奕欣最喜欢的起居之地乐道堂的书斋内参见了老恩主恭亲王爷。

辛百政变时,如没有恭王爷的赏识提携,荣禄不可能年纪轻轻的就以工部员外郎转户部shì郎再为内务府总管大臣,从此出现在小皇帝和两宫太后身前身后,平步青云。先内务府总管大臣,后兼任步军统领,再任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只是当上工部部堂的荣禄没有紧跟上恭王爷的步伐,在同治驾崩、新帝选立的大争之中得罪了醇亲王奕镊和奕欣一系的军机大臣宝碧和沈桂芬,在那场政潮中被加意笼络奕镊、

奕欣兄弟的太后老佛爷抛了出去,以病请辞,赋闲了好几年。

赋闲在家的荣禄对朝廷、宫中之事尤为关注,他离开朝廷了,可朝廷的纷争没有结束,身在局外,他反而把事情看得更清楚了一些。请辞第三年,母后皇太后钮枯禄氏以小恙微苛,一日即驾崩于钟粹宫。

随即,失去宫中支持的恭亲王奕欣就在西太后和仇视洋务的满族亲贵及李鸿章的联手打压下倒台从此,大清国的朝政大事由太后老佛爷一个人说了算。

如今,为了办理洋务外交,说动列强调和清日战争,尽早达成和谈,以免皇帝趁战争调度而攫取原本握在老佛爷手中的皇权,也避免湘军因此坐大,打破朝廷与南洋、北洋的默契率衡之势,恭王爷复出了却没了以前议政亲王的煊赫,多了几分沉寂多年后的沧桑和颓丧。

沧桑是真,颓丧是假!不过,荣禄看得清楚,恭王爷和皇帝联手也不是老佛是的对手!

可今日朝议之事,荣禄还得揣着主子的授意前来拜见恭王爷,议定辽东诸军大捷后加恩封赏禄宜。

“王爷今儿主子爷(光绪)一走您也走了,可军机们、部堂们都吵翻了天,户部、兵部咙仪一事久无定论。有人说,刘制军(刘坤一)乃是督办东征军务,主持对倭战事,得先议定了对刘制军的,才说别人。有人说,刘制军在上月方才移驻山海关海城大捷乃是依帅主持,得从依帅、裕帅、长帅、吴抚帅论起。还有人说,此战方略策划、冲锋陷阵皆是四品京堂杨统领,朝廷恩赏得以杨格和武毅先锋军为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时半会儿这部议、阁议是议不出结果呐。王爷,主子爷可有章程示下?”奕欣哪能猜不出荣禄是替老佛爷打探皇帝和自己口风而来。赏赐有功将佐,原本是一件极简替的事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