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军官团的计划】(第1页)

279

一群参加“高司操演”的团级主官和师、旅、团级的参谋们,在总参谋官离去十几天时间里,在关外军团准备向北开拔的意图已经半公开化之时,如果不明白参与操演完成规定科目之后的自己应该干啥事儿的话,那就统统的不合格!

返回司令部的杨格没有看到自己不想看到的,却欣喜的收获了“高司操演”最后一个科目的成绩单,对照地图一一研读过“高司操演”军官团制定的第三军北调计划,杨格觉得自己应该给他们三个月的“操演”成绩打个高分,噢,不对,是给个优评。

第三军北调,表面上是一次正常的军事调动,是甲午战争以来军力南流的一次回归。事实上却是——谁这么想谁就是傻蛋!德国人不会这么想,日本不会这么想,俄国人更不会这么想。弗林伯格能够一针见血的提出问题;日本人不好提出问题,却能在旁观望,推测出许多杨格愿意传递给他们的信息;俄国人又会有何等反应?

在杨格看来,第三军北调的目的至少有四个。

外交,目的是配合恩师李鸿章在德国的逗留,但是,李鸿章身负恭贺俄皇加冕、清俄缔约的使命,不可在德国等多久了。五月,俄皇加冕,四月之前,关外军团就要做出动作向德国人证明——清国新式军队是有决心捍卫满洲利益,保障北满安全,也保证德国人在南满的商业利益。这个保证的背后就是给德国人采纳“陈树泽建议”,积极推动清德结盟以信心。

内政,四万军队北调,长期屯守边防,需要的粮秣弹药补给甚巨,在盛京已经结纳了大批移民的同时,随着军队北上的脚步,移民跟进,向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挺进,完成作为移民实边重要组成部分的开发北大荒计划。军队,关外军团,第一军,在当今大清国百姓中,特别是在移民群体中,拥有极高的地位,完全是被移民们当做靠山!什么军民一家亲,军民鱼水情,不谈这些,咱们只论实在的东西,军队能给移民们提供何种基本生活条件,那么,移民们在未来就能给军队以百倍千倍的回报!故而,第三军也是移民实边向吉林、黑龙江推动的前奏。

关于俄国,清国强军进驻黑龙江,充实边防。俄国人远东滨海地区只有区区四、五万军力,双方算是达成了军力的平衡。那么,俄国人在提出什么“建议、计划、条件”时就首先要掂量一下,以远东驻军能否达成“强修铁路、强租军港”的目的?如果俄国一意孤行,那势必就要向远东调动军队。这就是杨格给德国人的信号了!对俄国人向远东增兵保持警惕的不仅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