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远东军事调动】(第1页)

天津,老城厢南门外东南七里,德国领事馆。

驻清公使海靖特意来到天津领事馆,在领事司艮德引见下,热情的会见了结束在南满地区“商业考察”的克虏伯公司全权商务代表阿尔伯特、毛瑟兄弟工厂的机械工程师科勒、蔡司公司商务代表鲁道夫,还有西门子公司的董事代表阿尔诺德.冯.西门子。

海靖当然知道四家公司来此的背景和目的。

克虏伯是必须要投资设立炮厂的,这是帝国皇帝的直接命令,此项投资很可能为德国东洋舰队在清国争取到一个军港和补给地。毛瑟兄弟工厂对投资清国鞍山没有任何异议,清国朝廷已经确定了毛瑟鞍山兵工厂为新军的步枪、弹药“标准工厂”,三十万支步枪及配用三亿发子弹只是第一批的订货,拥有将近四万万人口,上千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清国还将在今后数年之内,为数量庞大的后备军提供军械装备。

蔡司公司在清国的利益也不小,北洋舰队所有舰炮的观瞄器材急需换代、清国新军总参谋长杨格将军提出的大炮兵整备计划又带来一大笔订单,还有清国庞大的人群中对老花、近视镜片的需求,让玻璃光学器材公司在清国将大有作为。

这些,从代表们的脸上完成看得出来。

清国人在南满地区的“主动开放”行为显然是极有诚意的,那里的人不是野蛮的、也不全是愚昧落后的,相反的,那里的清国军民对德国朋友很友好,有些人见到金发碧眼的“异类”都会笑着招呼一声“嗨,犍牛儿们,富润得。”

海靖自然是支持商务代表们的,作为驻清国公使,有望在鞍山开设领事馆,是一名外交官在远东工作中的实际成绩·而且,随着南满外交工作的开展的稳固,在奉天、吉林和布哈特开设领事馆似乎也不是问题。最值得海靖关心的,或者说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国外交官们最为关注的是——清国中央政权的最高层发生了可喜的变动·开放的、与西洋列国保持友善的、谋求军事工业发展的杨格将军终于走进了内阁。

那么,当海靖以“友好的德国朋友”的身份积极支持杨格在关外的“政绩”时,得到杨某人在大清国全国范围内的友好回报,完全可以预期。

“各位丈夫,帝国议会已经通过政府对清新政低息贷款计划,第一批贷款约合清国库平白银二百六十万两即将以清国购买军械的方式抵扣。清国陆海军总参谋部总长杨格将军昨日表示,南满地区的矿产开发和军事工业建设·已经确切的得到二百六十万两的资金投入,他本人,也将以个人的名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