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 【日俄对上了】(第1页)

国际间交往,若去相信所谓的“承诺”而承担责任,那只能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英国政府在无力阻止〖日〗本疯狂扩军四十万的情况下,只得由窦纳乐向杨格“承诺”:清日两国如因朝鲜问题而交战,英国将严守中立。杨格没把这句屁话当成一回事儿,在他心里根本就没有英国主张的“清国陆军加〖日〗本海军阻止俄国”的念头,满脑子想得都是借用俄国东进野心和〖日〗本大陆政策在朝鲜的“交汇点”制造矛盾。

〖日〗本人发现的茂山铁矿脉就在长白山东麓,距离“山貂营地”只有一百五十多里的山路,距离图们江左岸的“俄国领地”也只有三百里。铁矿要开发利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交通问题。清津,在俄国人的势力范围之内,〖日〗本人必须要在清津建立矿石码头,实现清津港与〖日港口的直航才能达成在茂山开矿并运到〖日〗本加以利用,解决〖日〗本国缺乏优质铁矿石资源的问题。

在朝鲜的清国总领事唐绍仪不小心就把“茂山铁矿”的消息透lù给俄国人,俄国人立即向朝鲜王国政府提出开矿的要求,朝鲜王国政府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下,当然的予以拒绝。可是,〖日〗本人想要利用清津港也是困难重重。

甲午战后,〖日〗本人最为急切的需要是建立、壮大本土的军工体系,八幡制铁所是〖日〗本在军工体系再投入的重头戏,八幡制铁所依赖“海外铁矿石或者生铁”的局面无法改变,就势必牵引〖日〗本的国策向“海外寻求低廉铁矿石供应”转移。可是,〖日〗本在海外拥有“特权”的地区,一为台湾,台湾本身有磁铁矿藏,可高山人不予开放,清国台湾巡抚衙门一方面承认《马关条约》规定的〖日〗本在台特殊利益,一方面以实际困难婉转劝告〖日〗本的资本慎入“高山地区”。品位低、储量少、开发难度极大的台湾铁显然不符合〖日〗本的需要。二为朝鲜,在《马关条约》中,清国政府承认朝鲜自主,而〖日〗本在朝鲜事变后一直有一个旅团的兵力留驻朝鲜,在清俄边境冲突后又加派了一个旅团,造成事实上“军事控制”朝鲜的现状。可惜,控制只是在亲日地区才能达成,在俄国势力相对强大的地区。〖日〗本人寸步难行,例如茂山地区。

〖日〗本人增兵朝鲜的理由是“朝鲜政府对清俄边境冲突的不安”本来,增兵朝鲜应该进驻咸镜北道的,可偏偏就开不进去!从边境冲突中脱身的俄国人给朝鲜地方官员撑腰是表面现象,深层次原因是清俄达成约束军事。东清铁路开建和二十万俄军源源开到远东。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