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宪是啥?
1897年的四万万大清国民中鲜有知者,倒是有不少旧式学究们琢磨出了道道泡*书*(立,树立;宪,君宪、天宪,也就是皇帝的意思皇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预备立宪的意思就是要在推行什么政的同时树立天子的无上权威?
懵懵懂懂的,人们在钦差大臣陈固率兵会同户部各省清吏司查核税收,在各地大杀贪官的时节里,并未觉出半分的腥风血雨,倒是热衷于议论诸如“八旗军撤销、议员、立宪预备议会”等等事儿,有心人也开始谋划着跻身议员之列,在科举之道、特科取才之外趟出另一条飞升之道来
当然,有一些人是清楚的,他们看到朝廷以直隶布政使周馥接任山东巡抚一职背后的原因——政必须推行,谁挡道?谁滚蛋当周馥带着第一军第一师第二旅近八千官兵雄赳赳的从直隶开到山东地境上时,留驻山东的老淮军、嵩武军各部将领纷纷快马赶到德州迎接任巡抚,表示接受整编、拥护政,至于李秉衡嘛,得去浦口就任那个连一条战舰都没有的长江水师大臣
时务日报、时势快报以及申报、湘学报、民声报......不遗余力的宣传君主立宪制的好处,引用列强之所以强的道理来推动的政治思潮,可惜,大清国能看到报纸的人数不足千万,与四万万的庞大人群相比实在是少得可怜
不管怎么说无论民众对《定国是诏》如何看法,杨格还是要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儿大清帝国国防军参谋总长杨格中将该当会见德国远东舰队司令官提尔皮茨海军少将了
今日之德国海军只有三艘铁甲舰和十余艘重、轻型巡洋舰,实力与丹麦、瑞典海军相当,比宿敌法国海军尚有很大距离,与海上霸主英国皇家海军相比是差别天远偏偏德皇关于南非的言论使得英德关系恶化,而德国日渐增长的海外利益和谋取海外利益的野心促使德皇生出建设大海军的想法来
提尔皮茨,如果杨格没有记错或者这名字不会存在于第二个提尔皮茨身上的话,这位海军少将很快就会在德皇的大海军建设中出任德国海军大臣,成为世界海军界的耀眼明星也成为英德关系进一步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德国要建设大海军,依靠本身的力量、本土的资源是不够的,能在东方携手一位已经建立了钢铁、军事工业协作关系的盟友,获得一个军港得到在太平洋的活动基地甚至是舰船制造厂......怎么算,一心谋求强大的德国海军都不吃亏
在德国驻天津总领事司艮德、北洋舰队统领刘步蟾海军中将和“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