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 【倍径比大战】(第1页)

英国皇家海军造船厂不想为一艘没有多少油水的舰船壳子huā费工夫,清国海军价值90万英镑的订单被转移给有些“饥不择食”的阿姆斯特朗公司。

1897年4月下旬,随着清国皇帝登上包租的英国商船“毕来文”号踏上前往英吉利的旅途时,英国海军记者兼美术家f.简出版了他的第一期《简氏海军舰船年鉴》“秦皇级”战舰的设计图纸第一次以钢笔绘制的草图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新生的事物总会招来世人的怀疑,从装备四门十三英寸半主炮的君权级到装备六门十二英寸主炮的秦皇级,其间带来的“全舰主炮齐射”和“取消二级副炮”的概念,不会轻易被人们接受。由此,各种各样的猜想横空出世。比如,因为要布置三座炮塔而拉长的舰体是否有足够的强度?六门火炮在对舷侧目标的一次齐射会否把战舰掀翻?把18门一、二级炮换成6门一级火炮是否会降低火力投放率?脑后拖着猪尾巴的清国人自己装备的火炮会不会炸膛或者打不响?还有......

凡此种种议论,无一例外的落入新任驻英公使罗丰禄的耳内,令他忧心忡忡。身为公使,他要为自己无法决定的战舰设计保证建造质量。当监造官杨再天中校抵达伦敦后(最快更新),公使就立即带着监造官来到纽卡斯尔泰恩河畔。

纽卡斯尔就是一座造船城。整座城市的所有人们都从事与建造战舰相关的工作。作为阿姆斯特朗公司总部所在地和生产基地。沿泰恩河边分布着十二个船台,无数的干船坞和沉降式船坞,还有为战舰配套生产兵装的埃尔斯维克军械厂。烟囱林立,锻锤铿锵,工厂的烟雾和河水的雾气弥散在造船城的几乎每个角落。

租用的小汽艇在河面上缓缓前行,罗丰禄指着对岸正在铺设长达122米龙骨的“秦皇号”问身边年轻的中校:“贤侄啊,90万英镑折合550万白银啊,咱们的秦皇号就这么开工了,你有把握吗?”

“公使大人。卑职有把握,卑职坚信参总坚持的设计是最好的!陆军在建设压制炮兵,总结出齐射战法,这套战法在海军的应用就是秦皇号。”

“唉......”中校的解释没有替公使释去疑虑。身在世界第一强国英吉利,目睹英国的造船工业发达如斯,回头看看东方的远处遥不可及的祖国,想想国家薄弱的工业能力和陆军出身的参总拟制出来的设计草案,以及英国人对此的稀里古怪又带着蔑视之情的评论,由不得罗丰禄不担心!他相信杨格在陆军的影响力和绝对的能力,可这是为海军建造第一艘万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