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乐善堂】(第1页)

全文字无广告 222

“呜呜......”汽笛声中,一条船首两侧漆着英文的商船缓缓靠拢上海外滩码头。这条悬挂美国旗的商船名曰“布莱克松号“,为美国西海岸城市旧金山经日本横滨到上海的不定期商船。

蓝眼睛高鼻子的洋人、短发西服却掩饰不住“天生”罗圈腿儿的东洋人、留着辫子穿着洋服的留洋归国华人以及辫子马褂的大清国人,从等级泾渭分明的三条栈桥通道次序下船。高鼻子们占了一条栈桥,东洋人占了一条栈桥,剩下的一条.......却在瞬间吸引了通过另两条栈桥的几乎所有人的目光。

那是一个高挑的,在白色纱质花边小阳伞下的窈窕身影。装饰着绣花白纱和白色羽毛的帽子下是一头浓密、略微卷曲的黑发,很随意的挽成一个髻,用雪白的纱带系着。白皙的脸庞,精致的口鼻,明媚的大眼睛在顾盼之间风姿盈然。白色的裙装一如小阳伞和帽子,有线条简洁的立式衣领衬托出的修长颈项,有束胸刻意勾勒出的胸部曲线,有绣花白纱装饰而显得丰满的髋部和由此显得更幼细的腰肢,还有......长长的裙摆几乎要垂在地面上,显示出裙服的主人有着符合米开朗基罗大师审美观的身形比例。

在拥挤、喧哗、充斥着汗酸味的第三栈桥上,周围的人自觉地与阳伞下的身影拉开了距离,似乎所有人都觉得那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只可远观。近了,凡人身上的浊气就会亵渎了佳人。

隔得远,不代表人们不去看;美丽的事物,不代表人们都会送上赞美之情,总有人会恶毒的想——伤风败俗哟,大清国的女人怎么能够如此穿着呢?!三从四德还讲不讲了?列女传、贞节牌坊在洋人的物事疯狂涌入大清国的时节里,当真不管用了?妖精!假洋婆子!

在一个身形瘦小,穿着洋装拖着辫子,手提一个大箱子的男子引领下,白色的小阳伞在人们自动闪开的栈桥上缓缓移动,不多时登了岸,出了有法国巡捕把守的闸门,登上一辆等客的人力车,在幸运的车夫轻快的脚步下渐渐远去。

老北门大街上,有一个连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都知晓的地方,乃是中西医兼具,中药、西药兼卖的乐善堂。这乐善堂的名声在上海租界以及上海县一带已经有了几十年,达官贵人们喜欢到这里瞧病,渴望科场得意的士子们喜欢买这里兼营的精装小开本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典籍。据说还有一种更小的,需要放大镜才能看清楚字,故而,一套科场作弊的法子也就应运而生了。

乐善堂的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