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敌军,对当今的清军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连山关——细河一战,杨格穿针引线达成了黑龙江军和芦榆防军的联合作战,拥有八千兵力的优势,动用其中近三千人在细河河谷围歼敌一个大队700人,还给跑了100多人。四倍于敌,谋略得当,指挥得力方才得到如此战果,如今,八千清军对上五千日军,根本没有会战取胜的可能,况且,草河堡之敌还未曾解决,如欲与敌主力会战,原本是盘中餐的草河堡敌军就变成心腹之患,这仗怎么打?!
反正,杨格自觉没有一分半点的把握!
“杨格啊。”聂士成从部下幕僚的面色中看出不少东西来,遂道:“芦台调来的四个步队新营和两哨炮队,今晚就可抵达连山关,明日可到草河堡,略作休整即可参与攻打草河堡之役。咱们只是拿下草河堡而已,并不与敌军大队交战。噢,两哨炮队带来四门新式钢炮和两门铜炮,攻城之战,我军火力还算充足,草河堡敌军不多,应有可能一战而下。”
依克唐阿握拳作势道:“齐字新营和靖边新军也快到了,届时黑龙江军就有可战之兵18营,本将还檄邀定边军统领张锡銮大人率部前来助战或出兵宽甸,威胁日军侧翼。如此,咱们即便与倭鬼子第十旅团主力对上,也未尝不可一战呐!士气可鼓不可泄,草河堡,必须拿下!”
通远堡目前有敌三千余,估计的后续部队和留驻凤凰城、雪里站的部队加起来不少于两千人,草河堡有一千人,实际上,在辽阳东路战场上的日军就这么六千余或者七千人。得到增援后的清军约有一万四千人左右,乍眼看去,整体兵力两倍于敌,在当前的草河堡内外,敌我兵力更是八比一,如果仅仅把战役目标限定在拿下草河堡的话,应当毫无问题。
恐怕,这就是依克唐阿和聂士成的信心所在吧?可是,日军在通远堡的三千人是吃干饭的?这边枪炮声一急,焉能不来增援?恐怕,日军就是等着清军强攻草河堡,一旦两军在堡内外打成胶着战,通远堡之敌三千人出现在围堡清军背后......嗯,这也是两位老将之所以面色沉重的原因吧?
士气可鼓不可泄,这话有道理,特别是对于连战连败,好不容易捞到两场胜仗的清军而言。真的不容易啊!八千人士气高涨地围了草河堡,主帅又放了拿下草河堡的话出去,此番若灰溜溜地撤退了,放过堡内那一千日军......这话听起来咋就不是味道呢?
如何权衡利弊,如何争取胜利?帐内诸人都指望着年轻的杨格。
“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