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无广告 220
军制更迭,新旧并存。
中前所城内外就出现了榆关总镇衙门和第一师司令部两个招牌,也有两个营务处帮办存在。一个是在总镇衙门里的伍光鉴,一个是司令部军政处的曹文翰。宋宫保推荐的曹文翰当然不敢拿李中堂派下来的伍光鉴怎么着,二人相处倒也和气,搭着手也把没主的衙门和司令部日常事务支撑起来,只是,曹文翰是老人儿,又在司令部办公,自然要兼顾到杨镇台的后院。
陈固从唐山来电,要曹文翰妥为安排冯家小姐出关事宜;杨格从奉天来电,阻挡冯家小姐出关。两份电报相隔一夜送到曹文翰手中,已经做好安排的曹文翰不得不赶紧调整,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想出了一些可能阻止冯秀若去奉天的理由。
陈安守糊涂啊!怎么就体会不到师长、聂司令官和师长之间的默契呢?心里抱怨着,接到快骑来报“冯小姐车马已经出榆关”的曹文翰还得去一趟后院通报、安排一番才行。
杨格走后不久,自称为梅香姨娘的甄家婆子来了,被掌管后院的玉秀任为管事婆子。这管事婆子厉害,对前院的官兵们从无好脸色,总是以一副提防贼盗的神情冷然相对,曹文翰是知趣的人,干脆让警卫在后院的包铁木门上挂了一把大铁锁,锁钥交给玉秀收着了事。
此时要去后院,得从司令部大门出去,绕道家眷们进出的侧门才行。
甄家婆子对官兵们没好脸色,曹文翰也犯不着给她好脸色,一个管家婆子而已,等师长回来,那甄家婆子还能不能在后院待下去都是问题。现在,给玉秀和梅香一个面子,也是确保师长不在家时,后院的清誉和前院官兵们的清白。
“甄家婆子,开门!”呼喝着,曹文翰“砰砰”的敲响门环。
说来也怪,在辽东淮军前敌营务处时的曹文翰行事风格与现今是大不一样。以前是小心翼翼,说话也文绉绉的;现在却颇有点嚣张无礼的意味,话语中经常出现军营中的脏话。
哎哟,读书人沦落如斯,有辱斯文呐!
狗屁!庚子年就停罢科举了,读经书的秀才、举人、进士还有个屁用?没看到伍光鉴成日在镇台衙门里组织人手编写什么“教科书”吗?今后,小学堂、中学堂都要用那种教科书。曹文翰还听说,宁河县教谕王照筹办了大清国第一所小学校,还用什么字母拼音法教小娃儿们认字,效果明显。 全文字无广告
“来了,来了。”门开了,不是甄家婆子,而是陈安守在榆关本地人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