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张明远、费无极、扁头带领子午、余下、普安、武连走在楼观台。十月里的终南山,蓝天白云,莺歌蝶舞,绿树红花,美不胜收。山泉叮咚,野果飘香。郁郁葱葱,景色宜人。那竹林幽幽,映入眼帘,那山花烂漫,令人心旷神怡。猴群骚动,大雕盘旋,野兔也不时跑来跑去。
张明远环顾四周,极目远望,对众人指道:“你们看,楼观台眼下是金秋十月,秋高气爽,瓜果飘香,美不胜收。”
费无极忙笑道:“瓜果飘香,这瓜果在何处?”
扁头灵机一动,指了指自己的嘴巴,笑道:“在俺嘴巴里,在俺肚子里。”
张明远忍俊不禁,喜笑颜开:“我大宋眼下可有什么瓜果飘香?”
费无极笑道:“子午,你们四个可知道么?”扁头道:“你们知道多少说多少,可好?”
子午笑道:“说了,有什么用?能吃上么?”张明远、费无极、扁头齐声道:“就看你们的造化了。”
余下道:“西京洛阳的桃有蜜桃、油桃、胭脂桃等三十种。江南的梅子有乌梅、红梅、苏梅等六种,梨子有甘棠梨、枇杷、雨梨等二十七种,杏子十六种,李子二十七种,石榴九种,林檎六种,木瓜五种,柰子十种。”
普安补充道:“还有甘蔗、芭蕉、樱桃、葡萄、荔枝、龙眼、水梨。”
武连笑道:“世人皆知,我中原最富盛名的水果当属荔枝。”
张明远捋了捋胡须,介绍开来:“唐朝杨贵妃最喜欢的四川荔枝,只是荔枝中的次品。蔡襄在《荔枝谱》中记述了三十二种着名的荔枝品种,福建兴化军的陈紫当属极品。”
费无极介绍道:“陈紫的果树成熟较晚,果实硕大,味道自然与众不同。”
子午担忧道:“荔枝远道而来,不怕吃完了断货么,不怕卖不完不新鲜么?”
余下头头是道,边比划边说:“我可听说,这福州的新鲜荔枝一到,先进贡到宫里去,再送给朝中的达官贵人,而后遍卖街市之上,生红为上,或是铁色。或海船来,或步担到。直卖至八月,与新木弹相接,这下就不必担忧了。”普安乐道。“荔枝皮薄肉厚,新鲜期很短,世人常将它做成果脯加以保存。我在东京,可听人说过,眼下记忆犹新,店家告诉我说,有两个法子,正道是:‘红盐法’即以盐梅卤浸佛桑花为红浆,把荔枝泡到里面,曝干以后便是色红而甘酸,这样的法子,做出来的荔枝三四年不虫,老少咸宜。‘出汗法’,便是在烈日下曝晒,果皮坚硬才算好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