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乡虽然经济情况在豆县十四个镇,五个乡里名列倒数第一,却不是没有特产,只是苦于交通状态太差,就算有好东西,也运不出去。
旁的不说,桃源乡有非常出名的两大特产,一个是桃花,一个是豆瓣。
桃源乡盛产桃树,每到桃花盛开的季节,整个乡镇都被粉红色包围,弥漫在空气中的桃花香气,能人迷醉。
要说桃源乡的桃子味道也算出色,却生生被桃花压制,无法抬头,连特产都算不上。
归根结底,是因为桃源乡利用桃花,很有些年份的历史所致。
桃源乡利用桃花的方式多种多样,最为出名的,是用桃花秘制的桃花鱼、桃花糕和桃花酒。
只可惜,桃源乡通往外面的道路很烂,几乎没有外人愿意来这里。哪怕桃源乡的特产闻名已久,也没办法走出桃源乡,为桃源乡创造经济效益。
和桃源乡对外的道路破破烂烂不同,内部倒是在当地农民的努力下,通过开山取石,铺上了一条条细碎的石子路。
仅靠桃源乡这种自发的力量,石子路的铺设速度极慢,哪怕是到了现在,都还没能把乡政府所在的桃树村给铺满,至于把桃源乡通往县城的道路打通,更是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
不管怎么说,村民们这种自发的行动,对桃树村、对桃源乡,还是很有好处的。
顺着一条条细碎的石子路,李小燕要带着秦风,来到了一家小餐馆。
这家小餐馆并不临街,餐馆的后面靠着农田,前面只隔着几步路远的距离,就是另外一户村民的房屋。
有趣的是,这家小餐馆还是全木质结构,上下两层,除去厨房外,尚有有六间房屋用来营业。
更加有趣的是,这家小餐馆挂在外面的牌子很老,看起来约莫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可它挂在外面的木制牌子,写的却是楷书书就的“小餐馆”几个大字。
可秦风跟李小燕一打听,却不是这么回事,小餐馆的牌子看起来老,只是因为它伸出木制房屋,暴露在外,天天日晒雨淋的缘故。
实际上,这家小餐馆从建成到现在,也才不过七八年的时间。
秦风和李小燕一起进了馆子,发现这里很是热闹,满满当当的,底层三间打通了的房间内,已经坐了八九桌,空位剩余已经不多。
“那边,那边,快点,小秦我们坐那里!”
李小燕见状,连忙招呼秦风抢位置,若是再耽搁几分钟,没准就没了位置,只能去外面等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