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奔赴前线(第1页)

欢迎大家来到——:

平津失守之后,日军采取了决定主力集中在平津地区,保住北宁铁路,一部占领长辛店及独流镇,防备中**队的反攻,以等待国内师团到来后再向华北内地发展进攻。而中国部队则是退守保定,涿州等地,组成了防御阵地。

第一战区的司令长官是由蒋校长担任的,而在八一三淞沪会战展开之后,形式再次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蒋校长急忙的召见了在南京的孙兴华,与孙兴华商议党军部队该投入到哪里去作战,按照蒋校长的意思,党军部队是精锐之中的精锐,轻易不能够投入作战之中,但是一旦投入作战之中,那么就必须要打出一场漂亮仗,鼓舞全国的军心民心。

此刻的蒋校长,脸上没有了任何的笑容,站在地图面前,蒋校长眉头紧紧的皱在了一起,即便是孙兴华到来之后,蒋校长脸上也没有任何的情绪。

“日军在等待援兵,而我们在这个时候,却没有任何实力去反攻了。原本我是打算让你来担任第一战区的司令长官,但是考虑到华北的情况,我又犹豫了。辅国,党军部队不出战则以,出战必须取得胜利。”蒋校长指着华北的地图,看着孙兴华说。

日军现在在华北是固守,防止中国部队的反攻,但是大批的援军已经开始出发,只要援军到达之后,日军就会再次展开攻击。

八一三淞沪会战的展开,是为了把主战场放在华东地区。从而改变日军战略攻击的南北路线,充分利用沿长江而上的山地湖沼地利,抵消日军兵器训练方面的优势。

早在南京国防会议上面,参谋副总长白崇禧就提出过。中日之间的战争,会出现三个战略时期,分别是战略防御时期、战略相持时期、战略反攻时期。

根据以往对中日战争所得研究,国民政府也深知这场战争,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所以国民政府提出了以空间换时间,与日军行持久战。

“校长的意思,党军部队赶赴华东前线作战?”孙兴华试探性的询问道。

蒋校长摇摇头。指着上海的位置说:“华东这里集结了三十六师,八十八师,八十七师等精锐部队,另有大批的援军正在赶赴上海。上海的作战,我是不担心的,唯一担心的就是华北的作战。”

孙兴华这次才明白了,蒋校长仍然打算把党军部队派遣到华北战场上面去。

“戴笠那里传来了报告,日军再次向华北增兵。肯定是有大行动的。察哈尔省那里有党军第三师,现在察哈尔省以伪军为主,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