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轻轻拍在礁石上,像一双手在为他们掸去并不存在的尘。像一张蓝图的第一道直线,绘制好了。其余的,要靠他们自己,把整张图画完。
方舟第一次稳定“离位”的数据被送回齿轮之都,送进了最高会议厅。那是一幢用钢骨与玻璃建造的建筑,白日里能把天空映照在墙面上,夜晚则点亮一排排如星的灯火。
大厅里弥漫着不同的声音。
“我坚持立即投产!”一名年轻议员拍案而起,声音激昂,“既然它能飞,就意味着它能护卫!你们还记得前年的海上入侵吗?如果我们那时就有五艘方舟,敌人根本过不了海湾!”
“投产?”另一位年长者冷冷反驳,“你以为造一艘方舟跟造一艘蒸汽船一样?材料从哪来?能量核心从哪来?暗物质可不是烂大街的铁矿石,你有足够的‘黑核’吗?”
争论愈演愈烈,最后不得不请出总监。
总监是个满头白发的老工匠,他背微微驼,却始终目光如刀。他缓缓开口:“投产不着急。方舟不是建造单艘飞船,而是整个作战体系。若没有稳定的能量供给,没有成熟的离位技术,没有配套的舰队,你们把它造一百艘也不过是天空上移动的棺材。”
大厅一时沉默。
年轻议员还想辩驳,克罗诺斯忽然出声:“让它再飞一年。”
所有人转头,望向这个一直沉默的老人。
“老人家,你凭什么这样说?”有人不满,“你不是工匠,也不是议员!”
克罗诺斯只是淡淡看了他一眼,那目光深得像能把时间看穿。片刻后,整个大厅安静下来。没有人再开口。
——他们不知道,这个老者手里握着他们无法理解的秘密。他知道若贸然投产,这第341次尝试会提前走向失败。
不久方舟的实验厂区成了整个大陆最繁忙的地方。
白天,成百上千的工人挥舞锤子,把熔化的钢水倒进模具里。蒸汽机声震耳欲聋,浓烟冲上天空,连海鸟都绕着飞行。
夜里,年轻的工徒们围在简陋的食堂里,吃着发硬的面包和咸鱼。他们的脸上沾满煤灰,可眼神却亮得惊人。
“今天的推力读数,比昨天高了百分之三!”一个工徒兴奋地说。
“真的吗?那是不是说明方舟能飞得更高?”
“理论上……是的。”
他们笑着,像极了孩子正在讨论玩具。可谁都明白,这不是玩具,而是他们未来的命运。
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