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大巨头都看出了南亚的重要性,叶苏自然不会看不出,他也不担心南亚被轴心阵营夺走后,会让中国的南部被他们包围,心中反而还乐得他们打得火热,这样,他
接下来,两大阵营的表现让叶苏还是很满意的,一边在调兵遣将的同时,小规模的战斗已经开始了,并逐步的升级成大战。首先是日本人向印度东部边境发起了不间断的猛烈攻击,德国人也加大了对哈萨克斯坦的进攻力度,盟军方面也做好了前期规划,以防御为主,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之后,才采取反击,这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截止6月上旬,日本人已经先后占领印度靠近缅甸的科希马、因帕尔和艾澡尔几城,甚至还包括位于孟加拉湾东北岸的吉大港。而随着日军攻印的节奏加剧,后勤问题自然会暴露出来,这时,中国反而帮了他们大帮,大量的中国物资从云南运到了缅甸,甚至还有不少物资通过货船从中国各港口运抵吉大港和缅甸的实兑等最靠近日军物资基地的地方,不但减轻了日军物资运输的困难,还减缓了他们的补给压力,连曾经在中国战场吃过叶苏大亏的日本南方面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是笑得嘴巴都合不拢的大肆称赞叶苏是好人哪。
日本人高兴,美英联军自然不会高兴了,英国人在美国人的默许下。公然抗议别动军的行为。
“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贸易的流通,我们中国的物资屯积太多,只能用来贸易,而中国是中立国,不会偏袒于任何一方,我们崇尚自由贸易,不会强迫任何贸易。也不会拒绝任何贸易……所以,我方不接受英方的抗议……”其实,沈阳方面的意思就是一点:日本人买我们的东西。*你们也可以买啊,难道你们不买,还不允许我们和日本人做生意不成?
其实。不是英国人不买中国的物资,而是中印交通线没有修通,从而导致从中国向印度输入物资极为困难,只有通过运输机和航运。运输机还好说,除了费用高一些之外,直接可以抵达印度,但是,航运的话,路线太远,中方虽然提供送货服务。但成本对他们来说,还是太高。因为对中国物资的依赖程度远远小于日本,实在不需要购买多少中国的物资,因为他们英国的生产能力摆在那里,不足的有美国人掏腰包。他们何必要花这个冤枉钱。至于美国人的思想,在曾经几次事件之后,和中国的贸易量慢慢减少了,因为,罗斯福已经对中国的崛起产生了深深的警惕,所以不想通过这种方式让中国崛起得太快。反正他们美国很多东西都可以自给自足,能不从中国买,就尽量不从中国买。总体来讲,别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