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世勋看着杜聿明,他感到对方不是在昆仑关打起仗来暴跳如雷,挥动指挥刀冲在前边,也不是缅甸远征时那种血气方刚的气势。-<3 8 看 书 网^ >-%网那时候,就连史迪威、罗卓英他杜聿明都敢直接顶撞,深入到战区指挥真有横刀立马的架势。但是杜聿明现在居然能够坐下来听取自己的意见,由此可见他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也更加老练了,不过他过于夸大自我的雄心仍然未泯。于是鲍世勋就对杜聿明直言相告,说抗战胜利之后,全国人心所向和平、民主,东北十四年受奴役之若,可以说精神被扭曲了。本来东北人民对于国民政府就知道的很少,感情相距很遥远,他们被抛给日寇十四年,这是谁的罪过?虽然他们对于国民政府当时还有些正统观念,可是不久之后,国民政府当局批准中苏条约,跟着苏联军队闯进东北,一些文武大员,连抢带夺地大劫(接)收,伤透了老百姓的心,眼下又要打内战……
杜聿明突然插嘴问了一句:“这能称之为内战吗?”
“那能叫出什么名堂来呢,同胞互相残杀。”鲍世勋摊开双手无可奈何地说道。
“这能只怪政府一方吗?”杜聿明又不甘心地问到。
“从当时一切力量来比较,政府不先动手打,积极想打,不用说**什么心理状态,他们不会先挑起来打。可是打起来,**一点也不示弱。反而越打越强。最后究竟是什么样的结局呢?我推测不出来,但是有一点很明确,胜者得民心,败者失民心。”
“这就是你说的该打不该打吗?”
“从另一方面来说,站在党国的立场上,要打就要亮出武松打虎的气魄,羞羞答答,占领东北就想拿8个军来占领,太没头脑了。虽然**没有陷入重围,但是越打理越亏。怎么能征服民众和民心呢?”
“依你之言,东北局势是不是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了?”
“应该说是难以收拾的局面。”
“难在何处?”
“丢掉了时机!”
“从何而言?”
“稳不住民心,定不住军心。”
“从哪方面看?”
“有几处**在战场上投向共军,他们发表的言论是弃暗投明。我担心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走这条道路。”
杜聿明的眼里虽然暗淡了一下,但还是有一道强光冲刺着,他对鲍世勋问道:“依你之言岂不是无药可救了吗”?
鲍世勋把皱紧的眉毛突然展动一下说道:“控制住军队,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