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中文名字叫做李登辉,日本名字叫做岩里政男的老家伙当然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家伙,乔治是发自内心对他感到极端鄙视厌恶的
李登辉于日治时期的1923年1月15日出生于台北州淡水郡三芝庄下的埔头坑聚落的“源兴居”,祖籍为福建汀州府永定县客家人,但是在其父李金龙一代,已经变为福佬客,改用闽南语,不再说客家话李登辉为家中次子,在他之上还有一个年长他两岁的哥哥李登钦,这个李登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被日军强制征调到菲律宾服役,并于当地阵亡;除此之外,李登辉还有一个弟弟叫做李炳楠,从事贸易工作
李登辉生长在一个小康之家,有机会接受完整的教育,因为其父李金龙担任警察,职务调动频繁,因此李登辉也跟随父亲不断地搬家和转学从六岁到十二岁之间,李登辉先后在汐止公学校、南港公学校、三芝公学校、以及淡水公学校等四校就读过李登辉于淡水公学校毕业以后,先在私立台北国民中学就读一年,之后于1938年转学至淡水中学二年级就读李登辉在淡水中学读期间,几乎各科成绩都是名列第一,后来李登辉在1941年考上了台北高等学校就在李登辉考上台北高等学校的前一年,小日本的台湾总督府开始推行皇民化运动,其中就包括了变日本式姓名的改姓名运动李登辉也在该运动之中改名为岩里政男
在1943年9月,李登辉从台北高等学校毕业同年10月,他进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农业经济系就读然而此时太平洋战争正打得火热,东京帝国大学里面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日本学生,文科系的学生也大多都几乎全被征去军训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争的日益吃紧,东京帝国大学的文科学生军训完毕之后也被遣外出征李登辉先经第4师团征兵检查第一乙种合格入伍通过,然后在1944年短暂地回台湾高雄接受基础训练之后,再回到日本习志野陆军预备士官学校炮兵科学习,并且被任命为见习士官李登辉在训练结束之后被授予陆军少尉军衔,配属名古屋高射第2师团高射炮第125连队,并且在名古屋迎来了战争结束
有些小日本政客出于拉拢人心的政治目的,为了使东北亚和东南亚各国能够对日本降低敌意有时也会说一些谢罪的话,为日本在侵略战争之中的暴行引咎自责但是,当初身为“中华民国”总统的李登辉却公开表示:“时间已经过去50年了,日本何必为了半个世纪以前的往事耿耿于怀老是不断地道歉呢”加令人感到气愤的是,李登辉当初竟然公开支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以首相身份参拜供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