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凯旋而归(第1页)

人非生而知之者,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开飞机、打空战的,都需要一个学习训练的过程。而一次实战的经历更是比平时几百次的训练都要来得更直观更深刻,也更有价值一些。利用返航期间没有战斗任务的间隙,“企业”号舰载机联队的联队长麦克拉伦斯基中校就把几个飞行中队尉以的飞行员都给组织了起来,进行战后点评和总结。读者可不要小看了这样的战后点评总结讨论会,这对于在太平洋战争初期,飞行时间和飞行经验都比较少的美军飞行员来说,绝对是必不可少,大有裨益的,很多对付日军飞机卓有成效的战术战法,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麦克拉伦斯基中校首先简短地概括了一下这次战斗的大致情况,接着便让大家各自畅谈在这次战斗中的情况和体会。轰炸机中队的中队长霍林斯沃思少校首先发言,他指出:“我军的情报工作还有待加强,这次向飞行员们提供的日军基地的资料不仅少得可怜而且很不准确。”随后,他又总结了轰炸机中队的作战情况,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类似于攻击夸贾林环礁这样的目标,应该采用重磅炸弹,从空中以通常的70度角进行俯冲攻击。而对停泊在港口里的敌舰进行俯冲轰炸时,应该从船首方向发起进攻,同时尽量选择顺风进行轰炸,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命中区域,而且在退出的时候也可以获得更快的速度。”

对于由轰炸机中队执行的,对沃特杰岛的第二次空袭,霍林斯沃思少校则总结道:“我建议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轰炸机的所有攻击都应该先考虑使用俯冲轰炸而不是滑翔轰炸,在飞机比较分散,而且每架飞机都采取略有不同的攻击角度以避免危及方的飞机时,进行俯冲投弹是很容易完成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炸弹必须投在离第一架投弹飞机最远的目标,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不同飞机投弹的时间差,从而避免炸弹爆炸产生的碎片危机飞机的情况出现。”

在霍林斯沃思少校的发言之后,乔治也总结了战斗机中队的战斗情况,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因为我们的飞机在拉升之后会分散到不同的方向,因此,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每名飞行员都应该通过无线电向空中指挥官报告任何出现的空中抵抗。因为空中指挥官在出现敌机攻击之后,要想跟随所有的飞机是非常困难的,所以飞行员们必须不断告知空中的情况,以便空中指挥官安排救援。即使成功地摆脱了敌机的纠缠,飞行员也应该向空中指挥官通报他所遭遇的空中拦截。如果出现隐瞒不报的情况,那么到时候第二波攻击的飞机,就会很惊奇地发现目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