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染血的补给物资(第1页)

从11月25日到29日夜间,日军每天派出一艘潜艇,给瓜岛日军进行物资补给。虽然取得了成功,但是运载量十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岛日军部队的需要。鉴于这种情况,为了解救瓜岛日军于水深火热之中,山本五十六决定组织一支驱逐舰部队来执行“铁桶运输”,这支驱逐舰编队由艘驱逐舰组成,依然由田中赖三指挥这哥们俨然成了增援专业户,29日晚从肖特兰岛港口起航。

田中赖三坐镇旗舰“长波”号驱逐舰,率领着艘驱逐舰,驶进了夜色茫茫的布干维尔岛海域。整个日军舰队看去很滑稽,驱逐舰面不但运载有少量的增援部队,还拖带着1100个铁桶浮在海面,远远望去就像是给驱逐舰带了一条长长的“尾巴”,在汹涌的波涛之中来回摇摆。为了避开仙人掌航空队派出的侦察机,田中赖三一直向东疾驶,绕过龙卡多尔礁之后才向南航行,悄悄接近铁底湾。田中赖三已经在心里做好了打算,假如自己时运不济在半路遇了美军舰只,那么日军的4艘驱逐舰就立刻砍断铁桶面的绳索,甩掉“尾巴”迎击敌人,掩护另外4艘驱逐舰强行卸载。

为了更有效地打击日军舰队,哈尔西将对南太平洋战区的舰艇部队进行了整编,组成了3支特混舰队,分别是以“企业”号、“大黄蜂”号、“萨拉托加”号在圣克鲁斯海战之后重返南太平洋战区3艘航母为核心的航母编队;以“华盛顿”号、“北卡罗来纳”号、“印第安那”号3艘战列舰为核心的战列舰编队;以“彭萨科拉”号、“新奥尔良”号、“诺思安普敦”号3艘重巡洋舰和“檀香山”号、“海伦娜”号2艘轻巡洋舰为核心的巡洋舰编队。3支特混舰队保持着相对机动性,一旦发现日本联合舰队的新动向,就可以立刻集中优势兵力予以打击。

日军舰艇在肖特兰岛的集结,立刻引起了澳大利亚海岸监视哨的注意,他们发出电报:“日军在中所罗门群岛海域活动的舰只不断增多。”哈尔西将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马判断出日军正在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增援行动,因此他命令刚刚接替金凯德少将担任第67特混舰队司令的卡尔顿?赖特海军少将,在11月29日从圣埃斯皮里图岛出发,前往瓜岛海域阻击日军的增援舰队。

30日晚11点钟左右,美日双方舰队沿着瓜岛海岸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驶进铁底湾,日军舰队在塔萨法隆格岬遭到赖特少将率领的第67特混舰队的阻击。在半个多小时的海战之中,日军被击沉1艘驱逐舰,但是美军方面的损失却更加惨重,“北安普敦”号重巡洋舰被击沉,另外还有3艘巡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