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一个鼎峰,压服全港英资(第1页)

一千三百六十七亿!

这个如同核爆般的数字,在港岛的清晨炸响,其冲击波迅速扩散,穿透了不同阶层的壁垒,激荡起截然不同的回响。

对于站在金字塔尖的高层精英们,这串天文数字如同最精准的坐标,瞬间锁定了港岛购物节所蕴含的、足以重塑区域经济格局的恐怖潜力。

它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具象化的、令人窒息的财富洪流,昭示着一个全新的、由邵维鼎主导的商业时代已然降临。

然而,对于撑伞走在蒙蒙细雨中的普通港岛市民而言,“一千三百六十七亿”这个数字过于遥远,如同云端的神祇俯瞰人间。

真正让他们嘴角上扬、脚步轻快的,是切切实实攥在手里的实惠。

是鼎峰系公司工作的员工,兜里揣着购物补贴和优惠券。

是店铺的小老板们,账本上远超预期的进账。

是打工伙计们多出来的奖金。

是每个家庭,在减少的日常开支。

这种影响力,如同春雨般无声浸润,在港岛市民真真切切获得好处后,悄然发酵、扎根。

它不再是报纸上的宏大叙事,而是融入柴米油盐的日常,化作对邵维鼎和鼎峰系发自内心的认同与支持。

而这种认同感,正以港岛为中心,向外围强劲地扩散、辐射。

澳洲,悉尼。

施约翰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陌生的悉尼港,手中紧紧攥着那份刚刚收到的、印有“1,367亿”数字的电报。

窗外阳光明媚,但他的心却如同被浸入了冰水之中。

三天!

仅仅是三天!

那个他曾经以为会因英国人撤离而陷入衰退的港岛,竟然爆发出了如此骇人的经济能量!

这能量,甚至远超太古集团鼎盛时期对整个港岛经济的拉动!

“我们的退出……真的是正确的吗?”

“当初将总部注册地从港岛转移到澳洲,这是对的吗?”

他猛地摇头,试图驱散这些动摇的念头,用早已准备好的理由安慰自己:“不!如果不这样做,邵维鼎的鼎峰迟早会对太古下手!我们这是为了自保!壮士断腕,保存实力!”

然而,这个理由此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刻意不去想:如果当初,在邵维鼎尚未完全崛起之时,太古就低下英资那高傲的头颅,主动寻求与在港华资合作,甚至像怡和那样,早早布局内地投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