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青筠的话落下,金门大厦顶层办公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这不仅仅是鼎峰集团内部的期待。
此刻,全港岛的目光都聚焦于此。
购物节前三天的消费数据,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经济指标,它象征着这座城市的活力、信心与未来。
它关乎每一家参与店铺的丰收,关乎港岛能否在“黄金时代终结”的唱衰声中,用实打实的繁荣狠狠打脸那些唱衰者!
去年,这个数据由鼎峰集团联合屈臣氏统计发布,虽有权威,但难免被有心人诟病为“自说自话”。
今年,邵维鼎果断将这项权力下放给了“港岛消费者协会”与“中华总会”。
这两家机构,前者代表消费者权益和商家自律,后者则是港岛华商最具公信力的组织。
由它们联合统计发布,更具客观性和公信力。
此刻,消费者协会的办公室灯火通明。
从晚上八点开始,协会全体人员几乎都在进行着数据统计。
得益于邵维鼎的前瞻性布局,协会引进了数台最新的个人电脑。
虽然远不如后世强大,无法联网,但基础的电子表格和数据库软件,已经让数据的录入、汇总和分析效率远超传统的手工计算。
一份份来自全港注册会员店铺的销售报表被快速录入。
键盘敲击声汇成一片密集的鼓点。
数字在屏幕上飞速滚动、累加、分类……直到凌晨一点,一个庞大到令人屏息的数字,终于从冰冷的机器中诞生。
消费者协会副会长郑乙仁,这位被全港商业选举成为副会长的实干家,亲自走到打印机前,将这份最终数据打印出来,装入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并在封口处郑重地盖上了消费者协会和中华总会的联合印章。
他深吸一口气,看向与他奋战到凌晨的同僚。
“各位,我去金门大厦,向邵先生告知我们得出的最终数据了。”
他的话音落下,消费者协会近百人齐刷刷的鼓起了掌。
郑乙仁心中激动,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报告,在两名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驱车直奔金门大厦。
车子刚在金门大厦门口停下,早已守候多时的几十家报社、电视台记者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瞬间围了上来!
他们守在这里已经大半夜,就是为了第一时间拿到那个牵动全港神经的数字——港岛购物节前三天的零售总额!
“来了!来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