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场小小的风波,李三八的威望在百姓心中急剧攀升。
当日报名务工的百姓达五百多人,甚至有些老人、女人和小孩也想报名,但是李三八招工也是有条件限制的,为避免出现一家老少上阵的情况,这些人都被婉拒了。不过李三八告诉他们,等以后会有别的活计需要做,这些人心里才又欢喜起来。
即便如此,也有少数百姓家里出了多个壮年男丁,这样的家庭,可以想象,等领到了工钱,生活状况将会立刻发生改变。
因而整整一个下午,百姓们如同过年一般,欢声笑语不断,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神采。
罗刚一直陪到黄昏,直到当日报名结束,他才将冯林和李三八秘密召集到一起,对以后的布置面授机宜。
天色全黑之后,他才悄悄出了李家集前往石猴山,李家集留下了那二十多名露过面的兄弟给冯林使用。
在石猴山检视了一遍之后,罗刚于次日上午返回石楼山。
现在的石楼山比贼寇驻扎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人口增加了。第一批返乡的兄弟已经陆续回来一部分,不但将家眷接到了山中,随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十几个铁匠、木匠,只是罗刚所要找的郎中却没能寻来。
除了人口的变化,山寨中的寨墙和关口都进行了加固,在罗刚指定的位置还搭设了三十多个炮台。
大量的粗树段和石头被当作滚木擂石布置在各处关口,以增强防御。
罗刚巡视完防务,看望了众兄弟的家眷,而后将接家眷回来的兄弟集中到了聚义厅,询问他们这段时间打探来的消息。
罗刚对这个时代虽然了解颇多,但是多限于大事,可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些根本不会记入史书的事情,他根本无从知晓。就算史书上有,他也未必能详尽于胸。
临出发前,罗刚给他们布置了这项任务,包括当地的耕种、人口、官员和士绅、军用物资储备等等情况,总之范围很广,只要他们知道的都可以说出来。
罗刚特意找来一个管帐的兄弟,只要他认为有用的,全部记录在案。
他这几天一直忙于各种事务,根本没有时间多去了解。
众兄弟一个接一个地说着,罗刚认真地倾听,不时向记录的兄弟示意动笔。
现在汇报的兄弟名为沈福,汾州府临县大禹村人氏。他将罗刚交待打探的情况说完又继续道,“把总,近来从南边的平阳府到临县过来的流民越来越多,我找几个人打听了一番。他们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