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项庄舞剑(第1页)

费了一番口舌,终于暂时解决了铁料的问题。

罗刚并非不能自己去买铁,但这种东西向来比较敏感,大量购买很容易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要想尽快顺利地将铁料运到山里而不暴露自己,就要官府的权势人物出面,这样才能无视买卖中的各种关卡。

而马骏无意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然罗刚也可以自己组织人手炼铁,但现在的条件还远不成熟,这个举措只能等待合适的时机。

还有一点,只要马骏干了这事儿,那么他就彻底地被拉下了水。

送走马守备之后,罗刚带着五十名兄弟化装成普通百姓,于黄昏时分来到李家集。

李府宽敞的厅堂中,罗刚坐在主位上,冯林和李三八坐在下首向把总汇报两天来的进展。

李老爷的宅院经过一番清扫之后,李三八和冯林等人都搬了进来,李府的牌子也重新挂了出去。

此时,只听冯林说道,“按把总的吩咐,昨日又召了三百人,两次合计八百八十人。今天如数挑出了二百名身强力壮,干活又差的,已经当着所有人的面把他们解雇了。”

罗刚点了点头,问,“别的情况如何?”

冯林继续道,“我派人再次到附近州县的商铺催货,近日薯种便可源源不断运抵。这段时间苗地定能收拾妥当,只要薯种一到立刻就能培秧。出秧之前,耕地保证能翻耕利落。”

罗刚再次点头道,“抓紧一切时间,如今立夏已过了十多天,谷物一类的作物是来不及了,红薯一定不能耽误,听说这里来霜早,早一点种上长得就大一些。”

“把总说得是,亏得把总想出种红薯的主意来,不然地又荒了一年,到时什么收成都没有,还得饿死人啊!”

罗刚只微微一笑,其实在这个年代,不熟悉红薯的还大有人在。但在后世,红薯就和大白菜一样平常,有叫地瓜的,有叫山芋的,总之连小孩子都知道。

可是在明朝就不一样,直到十六世纪末,红薯才从海外传到大明。经过几十年的传播,如今北方青州、胶州、豫州一带多有种植,在山西只局部地区有农户种这东西,但还远远没到普及的程度。

罗刚知道有明一朝都处在小冰河气候期,霜期短,气温低,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若此时种植谷物,谷物未成,霜期先至,必然颗粒无收。

而红薯则不同,即便生长时间短,顶多不过是收获时,红薯是大是小的问题,小了也是一样能吃。而且红薯秧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