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经常会出现偶然性和戏剧性的场面,不到最后一刻,不到尘埃落定之后,很难说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至少对于合查山上的那帮官军来说,这种说法恰如其分。
先前刚刚靠近合查山时,马骏和刘光祚便遇到了败军之将程子仁。其时,程子仁手上只剩一百七十多人,仅凭岚县的官军已无力再与流寇交战。
马骏、刘光祚与程子仁会面之后,很快便掌握了山中流寇的兵力情况。得知流寇首领高一功只带了五百人左右在此地,经过刚才一战,业已死伤了百余人。
如今他们这边,刘光祚有九百人,本来去兴县时,只剩下八百,还有二百伤者留在了城中。但是向合查山进发时,中途又收拢了三百走散的士卒。
马骏带来了一百多人,其中有三十名自己的家丁,虽然他已将城池防务交由县令、县丞,却担心有人乘乱闹事,特意在府中留了五十名家丁守护。他带来的这一百多人,有战斗力的基本就是那三十名家丁。
三下里合起来也有千余人,经过短暂的商议,马骏、程子仁共推刘光祚为首,准备率优势兵力吃掉高一功的三百多人。
三人中,无论从官职、资历,还是从自身的兵力来说,首推刘光祚。
他见此举胜算颇大,便没多做推辞,立刻抓紧战机,进行部署。
三个人,分兵三路,马、程二人兵力不足,刘光祚便将自己的人马拨与一些。
趁着高一功在山中不备,三支人马分做三个方向中间合围。因大雨之后,山中泥泞难行,影响了合围速度,被流寇发觉后合围的意图破灭,双方便厮杀起来。
以众击寡,以有备击无备,官军大占上风,照此发展下去,必能尽歼流寇。奈何,中途突生变故,流寇来了两路援军,近七百多人。不但扳回了劣势,还将官军杀得节节败退。
到嘴的鸭子就这么飞了,刘光祚、马骏、程子仁三人气急败坏,却不得不避敌锋芒。
刘、马二人此来山中,意在流寇的首级,打高一功也算是耧草打兔子,欺负人家人少,顺手而为之。
换句话说,他们谁都不是来和流寇拼命的。
见流寇兵力大增,实不能再战,刘光祚急忙指挥所部官军以防御阵形后撤。
马骏、程子仁也带着本部人马向刘光祚靠拢,到了这时候,刘光祚的人马已经不听他来的指挥了。
一阵冲杀,三人好容易碰到了一起,此时官军已损失了二百余人,新增援的流寇虽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