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之所以称之为黄巾,是因为他们人人都以头绑黄巾为标志。
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千古名句用在此刻倒是有点唐突。
黄云压城城欲摧,这样才更加符合那浩浩荡荡、满山遍野、前无首后无尾向着皇甫军缓慢开来的黄巾军队。
皇甫嵩和朱儁二人此刻却是不慌不忙,皇甫嵩抽出佩剑对身边将领淡然一笑:“列阵,准备迎击。”
那些将领嘴角挂着笑意对皇甫嵩抱拳,便迈着稳健的步伐离去。
刘备与曹操领军屯在皇甫嵩中军附近,皇甫嵩和朱儁那面临大敌却笑面以对的自信让刘备和曹操这两个还在成长中的枭雄大为震撼。
遥想后来苏轼的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里面的名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如今观那游刃自如的皇甫嵩与朱儁。刘备不由暗叹:能让樯橹灰飞烟灭的,岂止美周郎啊?
将视界点移到那浩荡开来的黄巾大军,作为农民起义军他们并不精通与战阵之道。所以排列的阵法比较简单,正是衡轭阵。
衡轭阵,说得明白点就是类似于一字长蛇阵,不过衡轭阵采用多路纵队并排的形式,战斗力比长蛇阵更强些许。
而黄巾如今则是将军队分为左、中、右三部分,每一部分皆排列衡轭阵,分作左中右三路形成一个‘当’字上半部分的形态,向着皇甫嵩军不疾不徐地迈进。
而皇甫嵩军,则是略为大胆,竟是列出较为考验统军者能力的鹤翼之阵,不顾黄巾中路的威胁,以张开的鹤翼来面对那浩荡而来的黄巾贼党!(我们常常在影视或游戏作品看到中国将领使用鱼鳞、锋矢、鹤翼、偃月、方圆、雁行、长蛇、衡轭这类耳熟能详的战阵。但这是不合理的,因为编成这八阵的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位孙子迷,高举着“风林火山”旗帜的日本战国名将武田信玄,所以这八阵又称“武田八阵”。但这八阵并非武田信玄自创,而是是根据“武侯八阵”“九地”这些我国古阵法演变编成。因为这八阵名称大家必然都很熟悉,所以这里沿用这八阵的称呼。)
“哼!那官军煞是嚣张,竟是将军队分于两翼,将中军大将所在显露在我等眼前!二哥,且让我统领中路军马直接杀奔过去,先斩那皇甫贼与朱贼!”张梁遥遥望着皇甫嵩军的变动,厉声叫喊着便欲要领军杀去。
“不可,稍微观其变化。”张宝摇头,张宝虽略通谋略,然而农民百姓出身的他却是不懂战阵之法。而那边皇甫嵩和朱儁皆乃精于战阵谋略之才,这才导致张宝与皇甫嵩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