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在当世,福及千秋!”
用这样高度的评价来赞誉财政大臣张康仁在一战期间的功绩是绝不为过的,通过在帝国内部强硬推行《货币金属管制法案》,张康仁在一战之前为中央储备局持有55172吨的白银,市值约合2.73亿英镑,据统计占据当时中国国内白银总量的75%以上,在整个一战前期,张康仁不断抛售中央白银稳定住国际市场的银价,1917年,随着帝国大规模参战,国际银价巨幅飙升,张康仁选择果断在1918年底将白银抛售一空,用于购置英法美俄等协约国的国债和兑现黄金,籍此全面调整为金本位货币制度。
除此之外,在战争爆发前期,为了抵消战争导致银价提高的风险,中央储备局大量调用货币储备购置军工业股票和资产,而仅仅是在战争期间低买高卖这些资产,储备局从中获利就接近1.7亿英镑。
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1月,帝国央行和中央储备局在持有2714吨黄金的基础上(沙俄黄金可是不能公布的哦,怎么都不会认帐的,当年日本也一直不认帐啊,所以到今天,俄罗斯对日本还是很阴狠,这就叫报应),不仅偿还了帝国拖欠外国的债务,还持有英法美俄等国国债总额11.83亿英镑,法俄债务比例占其中的一半。
如果没有一战和财政大臣张康仁,帝国以如此大的国民资产规模和如此低的黄金储备。想要从银本位转变为金本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一战中的军费开支也将会异常困难。
如今的帝国不仅顺利转变为金本位的国家,货币储备率在各大国中位列 第 229 章 团,去哪里缔造能建造无畏舰的造船厂。去哪里缔造和欧美水平相当的汽车、飞机、电气、机车工业,去哪里缔造日益强盛的中国机床工业?
远东现在还不是帝国的危机,而是帝国的希望之所在。
一个远东财团,基本就相当于半个帝国。
当然远东财团也在逐步转变自身的经营范围,从过去垄断大豆出口到今天的六家特许出口商共同竞争,从过去以远东商行为龙头,日渐转变为以远东银行和中国通商银行为龙头,按照宋彪的意思,远东银行将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慢慢抹去中国财阀巨头的象征地位,但是被远东财团各家公司合股私有化和中资化的中国通商银行正在逐步成为新的金融巨头,并且在表面上和远东财团保持距离。
远东。
这个品牌将慢慢的消失在公众的视野里,为的是更长久的生存下去,远东汽车公司改组为中华汽车总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