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 乔巴山(第1页)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这句话被无数人说了无数遍,当钟兆祥站在破烂的维修仓库外围的时候,算是彻底明白了这句话的意义。

失去了南乌而特临时聚点,在无核区内四处流窜的雇佣兵总要有个落脚的地方,补充武器弹药做各类交易。在中俄倾扎中,有钱有矿却没工业没设备,都快被夹疯了的蒙古政府,也要借此机会多赚些技术设备回来,降低自身对中俄经济的依赖性。

尤其是生化武器这种弱国核武器,蒙古政府更是志在必得。

即便南乌而特这个教训在前,蒙古政府依旧开辟了第二个指定的雇佣兵聚集地,地址就在乔巴山机场外围。

这一次蒙古政府学聪明了,不使用本地民众的生活区,而是将一大片废弃的苏联空军基地拿出来,迁走里面的牧民,空出建筑、机库等设施,留给雇佣兵使用。

俄罗斯的东西耐造,真不是吹的,苏联崩溃,封存在空军基地地下几十米深的备用发电机停转了二十多年,简单砸吧几下,哼哧哼哧地开始运转,继续为基地提供电力。塞满杂物的深水井,将铁链子用绞盘盘上来,顺便拉出几十公斤灰土,再抽出十几吨污水,丢点净水药剂进去等上两小时,再打上来的水就接近食用标准。

摩挲着粗砺的水泥碑,上面用俄文镌刻着建立基地的时间与某个俄军元帅的题词,当年这座空军基地也算是悬在中国头上的一柄利剑,让中南海的领导们寝食难安。钟兆祥偶然发现,水泥碑下面用黑油漆写着一九八七,再见,几个俄语单词,时间流逝,题词依旧,只是国破军撤,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国已经泯灭消亡。

多少让人唏嘘感慨。

“谢盖尔,发什么呆呢?”伊万喊着钟兆祥的俄文名字,拍了拍他的肩膀,顺着钟兆祥的视线看到了那行油漆字,无奈地叹气,“俄罗斯从来不缺乏铁腕人物,可惜,大俄罗斯也从不缺乏酒鬼与无能的人。”

同伴伤感,钟兆祥不能无动于衷,转身道:“都过去了,走吧,驻地找好了?”

“恩,蒙古政府对于情报贩子还是给些面子的,还要感谢高科技,有了姓名密码和眼纹,瑞士银行的钱立刻就能过来。”

幸存的四人固然冷血寡情,却也明白包团求生的道理,要是让人知道四人是南乌而特事件的幸存者,恐怕麻烦会源源不绝的到来,有杀错没放过的俄罗斯杀手,企图从他们身上获取事件内幕的赏金猎人,一人吐口唾沫,都足以把四人淹死。

衡量再三,钟兆祥再不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