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绯袍夸才俊,青衫显担当(第1页)

宫宴进行过半,酒过三巡,席间气氛愈发热络,忽然,一位身着绯色官袍的青年才俊起身离席,他面如冠玉,身姿挺拔,正是今科状元郎柳文轩。

只见他走到殿中中央,对着龙椅与凤座深深一揖,动作规范得无可挑剔:“臣柳文轩,叩见陛下,叩见太后娘娘。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待起身时,他目光刻意扫过吴天翊所在的席位,眼底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傲气,朗声道:“今日蒙太后娘娘与陛下恩典,得以参与这场盛会,臣深感荣幸!”

“恰逢盛世,又逢佳宴,臣不才,愿献诗一首,以颂今日之盛景,以贺陛下与太后圣明!”

说罢,他转向皇帝,再次躬身等候示下。

年轻的皇帝微微颔首,语气平和:“柳爱卿既有雅兴,不妨吟来听听。”

柳文轩得了应允,先是挺直脊背,右手背在身后,左手轻捻衣襟,摆出一副文人墨客吟哦时的经典姿态,眉宇间带着几分刻意的轩昂。

片刻后,他清了清嗓子,抑扬顿挫地念道:

“紫宸殿里宴群贤,玉醴金盘映日妍。

帝泽广覃涵四海,慈光远被照千年。

歌钟沸处庆丰岁,弦管扬时乐盛筵。

幸沐恩波同此醉,共祈圣寿永如天。”

诗句念罢,殿中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成片的叫好声。

“好一句‘帝泽广覃涵四海’!”

“‘共祈圣寿永如天’更是道出我辈心声!”

几位与柳文轩相熟的文官与世家子弟更是高声赞叹,将气氛推得热烈起来。

平心而论,这首诗格律工整,用词华丽,句句不离歌颂皇帝仁德、太后慈恩,又点出了宫宴的盛况,确实符合场合。

只是通篇读来,满是 “紫宸殿”“玉醴金盘”“歌钟弦管” 之类的辞藻堆砌,虽讨喜却少了几分真挚意境。

可在这讲究排场与恭顺的宫宴之上,这般诗作恰恰合了众人的心意。

吴天翊端着酒杯的手轻轻晃动,眼底掠过一丝了然的笑意。

他看向柳文轩 —— 那人正满面得瑟地接受着众人的恭维,目光时不时往几位贵女方向瞟去,显然不止是为了在帝后面前露脸。

楚端梦凑到他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这状元郎,倒是把‘投其所好’四个字学透了!”

吴天翊抿了口酒,低声回应:“京中才子,多擅长此道。只是不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