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裂缝(第1页)

这么一直勾着阅读,范宁脖子有些僵痛,他终于把手机闪光灯从雪地上的册子移开,揉了揉酸涩的眼睛。

这一片遇难者遗留下来的东西,能找到能看懂的也就这些了。

还是尽量一路爬到顶峰看看吧。

之前那绝大部分的路程都走过来了,当前这无雪无风的天气、悬停在入夜前刻的暮色,一点也不算坏,充其量只是少了之前的专业工具,但既然眼下还能走,又怎么甘心在一两天后,也同样就地变成一具冻僵的尸体呢。

或者,再往上找一截,看有没有可以毁掉的乐谱吧。

即便找不到想要找的人或物,范宁也希望离“雪山遇难事件”的真相更近一点。

如此蹒跚前行,汗水和盐分在消耗,一路上又陆陆续续发现了三三两两冻僵的艺术家尸体。

以及,册子。

还是与秘密结社“密特拉教”的那个宏图大计有关。

更加看得多后,范宁确实又有了新的梳理发现:

这些册子里记的篇章,描绘的计划,有的和有的内容不一样,但又并非全部都不一样——准确地说,册子抛开语种的区别,实际上只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而且,如果要用“文献”比喻的话,其实,只有一类是正文,另外两类,是“引用的附录”。

再而且,是前者在批判后者!

范宁猜测这个“密特拉教”实际上有三个不同的教派分支,他们对于这个“期以进入、占有甚至凌驾于辉光的计划”,实际上理解是不一样的,甚至很可能出入非常之大!

它们都认为自己才是“原教旨”,而另外的,是异端。

所以,这一批上来参加“斯克里亚宾致敬活动”的结社成员,他们其实只是三个不同分支中的其中一股。

他们上来践行自己的理念,驳斥其他的理念。

——当然,这只是从册子来看所反映的立场,人群里面实则有没有混入其他的“伪装的”分支,从而存在某种更隐秘的斗争?这是无从考证的。

分析的思绪到这里更进一步。

但范宁依旧没能找到任何乐谱,遑论《天启秘境》。

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中,卡死的手机仍在循环播放着“Andante”,范宁出神地听着自己在乐曲中段写的那两段“幻境段落”。

“叮铃~”叮铃~”

深沉起伏的旋律在涌现,牛铃声却清旷飘渺。

这是范宁在十日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