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当前的蓝星面临着诸多末日威胁!
环境全无、资源枯竭、极端气候等问题日益严重,未来的极寒更是一天比一天恐怖。
所以目前为止,人类若能在宇宙中寻得新的家园,未来人类便拥有了更多的生存选择!
未来时间,即便蓝星最终无法恢复到曾经的和平繁荣,人类也不至于被困于月球,至少还有新的星球可供栖息。
子孙后代们将有可能在新的星球上,拥有广阔无垠的生存空间,能够放心大胆且无忧无虑地生活,继续延续和传承人类文明的辉煌!
……
当然,抛开这些之外,未来在月球基地内部构建小型的生态系统,同样是顾远重点规划的关键。
在这个封闭且特殊的环境中,尝试构建小型生态系统具有多重意义。
通过种植适合月球环境的植物,一方面,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基地内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新鲜氧气,有效改善基地内的空气质量,为基地人员营造一个清新健康的呼吸环境。
同时,部分植物可以作为食物来源,实现一定程度的食物自给自足,这不仅极大地减轻了对蓝星物资补给的依赖,增强了基地的自我生存能力,更是为人类在宇宙长期生存发展出一种可行的生态模式。
顾远对于此,将会全力以赴,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和环境调控手段,从蓝星上筛选出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植物品种,通过基因改造、模拟月球环境培育等一系列复杂过程,使其逐步适应月球的低重力、强辐射等特殊条件,最终构建一个稳定、高效、可持续的小型生态系统。
最终……
随着月球基地各类设施的全部完善,顾远会逐步增加常驻人员数量,并建立定期人员轮换机制,保障基地持续运行和发展。
当然,关于人员转移的具体方案,顾远知道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敏感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蓝星的局势真的发展到不可逆的绝境,全球各国人员向月球基地的转移将成为保障人类延续的关键举措。
届时,人类需要在月球基地构建起一个全新的生态平衡,确保生存与发展。
但反之,如果蓝星的气候还能维持相对稳定,环境不至于恶化到无法挽回的程度,那么留下一半人类继续驻守蓝星,既可以维持蓝星的文明传承和发展,也能在蓝星和月球之间形成一种平衡的发展模式,为人类的未来发展保留更多可能性。
然而,具体该如何进行人员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