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灯塔矗立在黑礁岛的至高处,已有百年历史。塔身白色的油漆在海风侵蚀下斑驳脱落,如同一位苍老的卫士,默默守护着这片危险的海域。灯塔脚下,几间简朴的石屋依山而建,那里住着李老汉和他的家人。
李老汉在这座灯塔上守了四十二年。他熟悉这里的每一块砖石,每一级台阶,甚至每一寸被海风咸蚀的栏杆。每天黄昏,他都要攀爬那螺旋上升的二百一十六级铁制阶梯,为灯塔的灯室做点燃前的准备。
“爷爷,为什么我们还要守着这灯塔?现在的船都有GPS了呀。”八岁的小海仰着头问,手里摆弄着他的智能手机,屏幕上显示着最新的卫星导航应用。
李老汉停下磨咖啡豆的手,望向窗外无垠的大海。“科技会失灵,电池会耗尽,风暴会干扰信号。”他摸了摸孩子的头,“但只要灯塔还亮着,就能给迷途的人指引方向,这是几百年来海上的规矩。”
小海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注意力很快又回到了手机游戏上。
李老汉叹了口气。他知道儿子一家这次来,不只是为了探望。桌上的那叠房地产开发宣传册已经说明了一切——他们想说服他离开,让出这片土地,好建造又一个海滨度假村。
夜幕降临,李老汉像过去四十二年里的每一个夜晚那样,开始攀爬灯塔。他的右腿在十年前一次风暴修复工作中受过伤,如今爬梯时有些跛,但他拒绝任何人的帮助。
到达灯室后,他仔细擦拭着巨大的菲涅尔透镜。这套一百多年前由法国制造的光学设备至今仍然精密如初,由数百块特制棱镜组成,能将微弱的光线汇聚成强大的光束,投射到二十海里外的海面。
“老伙计,又到我们工作的时候了。”李老汉轻声对透镜说道,仿佛它不是冰冷的玻璃,而是多年的老友。
他打开储油罐检查煤油存量,调试气压计,确保今晚的灯光会如常亮起。尽管灯塔早在十年前就已经电气化,但李老汉坚持保留着完整的煤灯系统作为备用。“风暴来时电线最容易断,”他总是这样说,“而煤油永远不会让你失望。”
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后,他推动沉重的点火杆。伴随着熟悉的轰鸣声,灯塔开始运转,光束划破渐暗的海空,有节奏地旋转着,每三十秒一次,从未间断。
下塔后,李老汉发现儿子志刚正在客厅等他。桌上的宣传册被刻意摆在了显眼位置。
“爸,我们得谈谈。”志刚直入主题,“开发商出的价格很高,足够您在城里买套舒适的房子安享晚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