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小人此举,实乃是为了自救,绝不敢贪功。”(第1页)

(感谢Shelly2829投了2张月票。)

次日晌午,建安城最繁华的街面上,出现了一支极为扎眼的队伍。

盐商李瑜,领着他家长子李大郎,身后跟着整整十名精壮的仆从,其中有两人,正吭哧吭哧的抬着一个沉甸甸的红木箱。

他们这些人一路招摇过市,直奔府衙门口。

到了府衙门口,木箱被重重的放到地上,发出了沉闷而实在的响声。

这一路抬来,早已吸引了无数瞧热闹的民众,此刻所有人的目光更是瞬间被牢牢吸在了那些箱子上。

李瑜上前一步,对着府衙大门,声音洪亮,刻意的高喊让周围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在下李瑜,是咱们建安的盐商。

现如今,倭寇肆虐,屠我乡邻,坏我生计;

凡我建安子弟,无不切齿痛恨!

今闻将军颁下‘杀寇令’,以重赏激励军民,共抗倭贼;

此乃保境安民、泽被苍生的壮举!

李瑜不才,虽是一介商贾,亦深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之理!

因此,特在今日献上白银两千两,以略尽绵薄之力,助将军成此大业,壮‘杀寇令’之声威!


惟愿我建安勇士,多斩倭寇,以慰亡魂,护我建安!”

李瑜这一手,可谓是在建安城本就沸腾的油锅里,又狠狠的浇上了一勺滚水。

他的这番话,说得很是慷慨激昂,情真意切,把他自己摆在了一个深明大义、爱国爱乡的高位上。

而这会子围观的人群瞬间就变得一片哗然!

“两千两!老天爷!”

“李家真是好大的手笔!”

“李大贾高义啊!”

“这下杀倭寇的赏银就更足了啊!”

府衙二楼的窗口,李十月俯瞰着楼下这一幕,脸上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

这李瑜,果然是个聪明人。

之前在蜃楼舫的那一晚,李十月请这些建安的大贾去吃席的时候,她就看出来这个叫李瑜的盐商当真是个很有眼力劲儿的人。

你给他根儿竿子,他是真的能顺杆儿爬啊。

李十月心里想着,这李瑜此举斥资“两千两”,是为了什么?

第一,应是因着黄万昌的下场被李瑜看在眼里,还有在蜃楼舫的那一晚,挑衅了李十月的赵良福的下场,都令他害怕了吧。

其实,李十月她当真是个好说话的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