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碌一夜,终于是落下帷幕。
沈翊着人将死掉的三个邪道以及浪客的尸体收拾掩埋,方才重新和阿月回到木屋。
顾亦然和宋闻虽是一夜旁观。
没有帮什么上忙。
但仅仅是观看一晚上的天人争锋。
尤其是沈翊展露的地仙之威,便足以让他们获益良多,遂匆匆回去闭目体悟。
经过这一波的试探,
接下来几日则是风平浪静。
陈之昂、无心和清风忙着招呼各路英雄,筹办天人之会,而原本的三门四家更是对沈翊马首是瞻,任他驱策,沈翊也通通交给陈之昂使唤。
一切就绪。
直到约定的与会之日到来,竟是再没有洞天归来的天人来找沈翊的麻烦。
这一日,
天朗气清,晴空万里。
来自四海八荒的江湖客,汇聚成一道道洪流,浩浩荡荡朝着泰山进发。
其势浩浩然,
虽不如当初祭天大典之时规制庄严,却更有一种百川归海,大浪淘沙的粗犷豪野之息。
江湖人俱是脚力不俗,轻功在身,不到半日功夫,一众江湖客已然尽数汇聚在祭天台周遭。
坐在最前的,自是本次大会的正主,包括沈翊阿月,顾亦然宋闻,灵觉上人、九华散人这一类于明面现身的天人高手。
拢共也就七八人。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实际人群中还潜藏着多少高手,那就不得而知了。
算来算去,
死在沈翊手中的天人也有十几人,若将他们都算上,天人高手的数量实际也颇为可观。
除了天人,
与会的便是江湖势力和散修。
诸如天心寺、白帝城、唐门这样的宗派势力则分列天人之后,各自环绕盘踞一隅。
稍差一筹的三门四家之流,
则居于更加靠外一圈。
余者的江湖势力或散修,则是按照实力名望依次向外延续。
镇抚司负责分散周遭,维系秩序,若是遇到带头闹事的,更是当场缉拿毫不留情。
再望向此刻的祭天高台,
整体巍峨恢宏的皇家规制还保留着,唯一不同,便是在高台之上矗立一块巨大石碑。
石碑以青石砌筑,粗犷古朴。
其上无字,
不知作何用处。
台下众人汇聚完毕,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