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少年是冰雪铸就的神明(第1页)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意大利人,主业是一名神父,其次才是作曲家,然后就是小提琴家,因为一头红色头发,所以被称为红发神父。

在其所经历的岁月中,正是欧洲巴洛克艺术最流行的时候,受环境影响,他的作品风格多是这种类型。。

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实际上,这是一整套的音乐作品,全称为《和声与创意的尝试》(0p.8),里面一共十二首协奏曲,其中1—4就是著名的《四季》

《春》E大调、《夏》g小调、《秋》F大调、《冬》f小调。

其中《春》和《冬》的难度最高。

名为二宫拓也得青年真的不大懂的和人交流,在确定下了要演奏的曲目后,他也没招呼一声,直接低着头,奏响了电子琴。

《四季·冬》的前奏非常有意思,从一开始旋律一出来就要一种寒风凛冽,颤颤兢兢的感觉,因为原版在演奏中,小提琴手就要用快速的、重复的颤音和震音来模拟成寒冷带来的颤抖。

尖锐,不和谐的音程和短促,分离的节奏都在呈现一种人们行走在冰面上那种小心翼翼的姿态和被冻的牙齿打颤的感觉。

是的,这首曲子不是在描述冬天的情景,而是说的冬天一群人欢乐的景象。

为了突出这点,维瓦尔第还特意在总谱上写了一首诗歌。

这是原版,而以钢琴引入前奏,想要变现这点,就要看演奏者的手法了。

陆清风看着二宫拓也开始演奏,暗自点头。

他没猜错,这人应该练过很久的钢琴。

正常版本的《四季·冬》至少要有两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来,一架钢琴来协作,而只有两种乐器的情况下,小提琴手相对要负责部分就更多了。

在前奏第十秒的时候,陆清风的小提琴声无缝融入其中。

两个互不相识的人第一次合作,其实很容易出现抢拍,或者节奏错配的情况,但对陆清风来说完全没有问题。

绝对音感对声音的敏锐分辨能力,使其轻松丝滑,无缝衔接钢琴的演奏。

这种感觉让二宫拓也忍不住抬头看向这边,因为他明显感觉到是陆清风在用小提琴托举着他的钢琴声。

这种情况只能说明,对方不管在琴技还是在对音乐的理解上,都比他要更宽阔,更深层次。

而对渐渐聚拢过来的观众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小提琴的声音响起开始,原本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