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彩月追月(第1页)

“首先诚挚的感谢诸位的到来,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这场音乐会的首席小提琴手陆清风。”

音乐会没有主持人一说,开场由专场音乐家负责。

因为是自己的首场音乐会,他先做了自我介绍,随后就是对现场重要来宾的介绍,除了几位深城领导,还有远道而来的多位音乐家。

必要的流程过后,就是对整场音乐会曲目的大致介绍。

“这是我第一次开专场音乐会,也是第一次来深城,粤省,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所以一些经典的古典曲目,也希望能够能够给现场观众带来一些不一样的音乐体验。”

“来之前,我查找了一些粤省民间小调,其中有一首让我印象深刻,《彩云追月》。”

观众席坐着的人来了精神。

对于粤省人来说,这首曲子几乎刻在骨子里,从小听到大的那种。

有很多说法是这首曲子最早起源于清朝,出现自粤音曲谱中,是否为真,因为没有佐证,不得而知。

有确切报道的是,这首曲子这首曲子是民族音乐家任光所创作。

1935年在担任魔都百代国乐队期间,创作的这首曲子,这个团由音乐家聂耳创办,就是那位写出国歌的聂耳。

在知网文献《任光年谱》上记载,这首曲子的创作时间是1935年夏秋时段,当时这首曲子还灌制了黑胶唱片。

这首曲子非常有意思,当时的魔都已是十里洋场,纸醉金迷,欧美风情盛行,各种西洋文化落地,爵士,探戈舞曲等音乐风格进入,分泌上流社交场所。

灯红酒绿,莺歌燕舞。

时任魔都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门的任光接触了大量西洋音乐,以当时越剧为素材,融入西洋音乐技法,采用灵动的探戈舞曲节奏,在辅以江南丝竹风格的乐器,创作除了这首《彩云追月》

这首曲子也是任光一生创作生涯中极其特殊的一首,后来类似的音乐作品再也没有了。

从创作过程来看,这首曲子和粤音没血缘关系。

但其轻盈的节奏,时髦的风格,又十分契合粤省音乐生活化,情趣化的特征。

这种风格和《雨打琵琶》《平湖秋月》《醉月》等曲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么多年下来,这首与粤省音乐水乳交融的曲子在粤剧、粤曲以及影视作品背景音乐中广泛使用,也因此在此地广为流传,成为代表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1942年的时候,这首曲子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