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 ,北地春未暖花未开 ,科举却要真的开始了 。
大王半赠送半强迫 ,参与人数过了八百 。其中北境学宫必须全员参与 ,在北境的士族也得表个态支持大王新政令 ,再零零碎碎加一起 ,开考时候已经积攒了八百人次 。
北境的第一次科考分为初试和复试 ,初试成绩前两百名进入复试 ,又叫殿试 ,在北境王府昭阳殿举行 。届时前三名直接授官 ,前八十八名择优安排官职 。
大王把这活甩手给谢渊了他就一点不想管了 ,论考试看人 ,还有谁能比谢渊专业吗?没有 。所以他躺的心安理得 。
北境初试科举水深 ,也没搞的像人家那么复杂 。初试题目都是一些基础知识 ,把那批底子扎实的挑出来罢了 。考场设在北境学宫 ,天刚蒙蒙亮进考场 ,日落时分就结束了 。
七天出成绩 ,接着前两百进入殿试 。
杨放亲自去看了一下贴出来的复试榜单 ,红色的长榜方圆五十米热热闹闹挤满了不知道认不认字的吃瓜群众 ……
杨放情绪都跟着高昂起来了 ,他也跟着人流挤了进去 。两百人的大榜没标名次 ,除了他和族弟杨泽 ,还有不少眼熟的名字 ,其中不乏名声在外的才子 。比如谢屠 ,比如卢信、柳问 。
北境还真是把范阳学宫连窝端了!
越是了解学术圈的越吃惊 ,这事不能细想 。如今大晋排名TOP2的学宫庆阳学宫、范阳学宫 ,是不是属于都让北境撬来了?庆阳学宫的底子是谢氏 ,如今谢氏几乎全族在北境 ,两个核心人物都已经出仕 。
范阳学宫因为兵变 ,整个学宫跟着卢氏迁移到了北境 ,那榜单上一眼扫过去好几个范阳学宫很有名的学子 。
杨放都想到了下一期报纸主版内容了 ,这两百人不得列上去?
。
不得不说杨放有点理解大王套路了 ,他确实准备这么干 。
魏慎看完热闹也问了大王 ,这些人要是考完了也榜上有名了 ,但人家拒绝给你当牛做马怎么办?
“……你还能强迫人家在北境当官?强扭的瓜不甜 。”
“本王会以德服人 ,让他们知道初次科举是最简单的 ,以后的科举完善了更难了他们可能就高攀不起了 ,还是抓紧眼前机会比较好 。你当他们人人都是谢屠呢?!”
“要是他们还是不干呢?”
大王叉腰 ,“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