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好了,昨天的事作废!
梦里在闯关,在开会,在故乡的田野里游荡。梦里的线条永远是弯的,用尺子画也没用。
人在慢慢长大,学习新的东西以后,知识量增加,但的确会越来越自卑。唔!人没有不自卑的理由,因为实在是太渺小了。也因为渺小,其残缺也是渺小的,其成就也是渺小的。
无所用心的状态最好了,可是人只能复杂地活下去。
哲学告诉我们,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别的不多说了,好好体会就可以了。
天然一点就可以啦!
书里的知识为什么无法直接使用,为什么不是很正确?因为它残缺。没有人能知道事物的全貌,因此其实没有谁能做到客观,更不用说是完全的理智了。一直以来,我们都是按照自己的直觉生活的,运气在生活里占很大成分,固然,生命的容错也是很高的,只靠运气和感觉,也没什么不好的。
我的心里还是有几分沉重,毕竟是成长嘛!浑身不舒服也是正常的。
成功学书籍都是一篇又一篇议论文的合集,围绕着自己观点反复举例子,例子不会很新颖,因为古往今来,没有那么多得意之人,全是失意之人。它不靠谱,因为首先成功学不能让更多的人成功,其次,成功的人也应该是几乎不看成功学。是不应该以成败论英雄的,是不应该给人随便扣帽子的。成功了什么都是,失败了什么都不是?难道事实真的如此么?
也许是,也许这仅仅是一部分现实。我不去考究,我只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只吸收书中的一些新奇的观点,不亦步亦趋。
当我们有了一个明确的理由,有些事就能很好地被推进下去,即便做之前,做之时,做之后,你都觉着不舒服,但不得不做的理由,能支撑你把不愿意做的事情做完。这是为什么做的意义。或者说,让一个明白一个道理,首先你要想办法通知他,这个道理与他有关,关系越强烈,他就会越感兴趣。那,人世间就不是一个死的框框了,因地制宜的。
唔!心里还是不安宁。是啊,成长的代价就是这样的,你会做许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你要融入这个社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你认识得人多,并没有什么优势,但你认识得人少,或者敌人太多,那自然是举步维艰。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大局为重,都是成长路上必须要经历的环节。
很少很少能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更多更多时间是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但没有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