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议事殿之中,和古代还是有所不同的,在一个大厅之中,一个主席团,另一面则是三排半圆形的连桌。
在这里,并不会有太多的人来参会,如果是大型国家会议,有其他的地方举行。
这地方开会也是核心层过来。
像是这一次,来的人也只有三十五人。
政府中央部门的负责人,各省的行政长官,丹阳大学的校长,另外便是军方的主要人员参加。
时间到了后,王泽坐在主席台上看着各位依次进入坐好。
“我就直接说事,丹阳的建设已经差不多了,我决定,进一步开展楚国下一步发展计划。”
在王泽讲话的时候,所有人都拿着笔专心的记录着。
包括那些白人,现在也能听得懂王泽说的汉语。
别看楚国对外宣传汉语和俄语都是官方语言,可在实际操作中,高层会议都是用的汉语。
那些白人也很自觉,没有对此提出任何意见。
毕竟,楚国是君主制国家,而君主用的就是汉语,其他人不紧跟着,非要找事那不是自讨没趣么。
王泽将自己对楚国的产业规划进行了讲解。
造船和飞机制造这两项其实不用多说,在楚国还是加盟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发展这一块的相关产业。
如今,相关的产业链都已经建成,在造船这一块,楚国是直接继承了苏联的实力。
在苏联解体后,许多造船产业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都被挖了过来,极大的加强了楚国造船实力。
而大飞机就不同了,相关技术并没有全部继承。
甚至一些重要的工厂,如今依旧在俄罗斯。
虽说在苏联解体后,也得到了许多技术资料和人员,可想要复制出苏联的飞机制造实力,还是不容易的。
王泽将自己的想法给大家讲述了一遍,王志风举手问道:“君主,这是不是太多了,我们的人口可能支撑不了。”
“这就要建立优秀的人才培养体系了。”王泽看向沈丹德,这位教授之前是京城科大机械学院的院长。
如今则是丹阳大学的校长。
“沈校长,学生的培养是重中之重,一定要保证,每一个毕业的学生,都能够独当一面,丹阳大学是培养科学家的学校。”
沈丹德点点头道:“君主,丹阳大学吸取了科大的培养方式,任何一个学生,保证只要毕业,都是经得起考验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