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秦襄公引戎狄入关了吗?(第1页)

大明,

崇祯恍然大悟。

原来战争的结果是用战线看的。

这么说,什么狗屁的报喜不报忧,朕只要看战线在哪里,就能分清楚,到底他们是吃亏了,还是占便宜了。

他赶紧翻看之前的奏折,这么一看,脸就黑了下来。

战报,我们杀敌多少,鞑子已经溃不成军。

战线,鞑子骚扰的地区也来越大,大有糜烂的趋势。

你管这叫优势在我?

“奸臣误国啊!”

崇祯捶胸顿足。

这次他是真看懂了。

............

【维度三:集权吏治。

集权方面,秦襄公做到了极致。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这时候的嬴秦还在生存线上挣扎,每一个错误的决策都可能是国破家灭。

嬴秦也停止了内部争斗,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求存上。

因此嬴秦上下一心,君王权力无比集中。

秦襄公自己就是老二,但还是接替了君主之位,他大哥也是全力辅佐,这样的集权程度,也只有在这种时期才有,得分60分。

吏治方面,也是吏治之最,这是炎黄历史上最为清明的时代,没有之一。

古代,你谁来了,都得跪着唱一个征服。

官吏不敢贪污受贿,对子民那是尊敬有加,恨不得当祖宗供起来.....】

(等等,集权可以理解,毕竟老秦人当了贵族,拥护秦襄公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吏治,怎么就最好了呢?)

(嬴秦不是暴秦吗?对百姓最不好吗?)

(博主,请摸一摸你的良心,这广告咱可以不接的。)

..........

大汉,

汉文帝坐在龙椅上,下方,贾谊贾长沙指着天幕大骂:“笑死了人,嬴秦还有吏治?”

“这个吏治是怎么算的呢?”

“众所周知,嬴秦对百姓之残暴,罄竹难书。”

于是,贾谊当场写了诗词歌赋,足足骂了一个时辰,还不带重样的。

一旁,丞相陈平等他骂完,才掏了掏耳朵淡淡的说了一句:“贾谊,你可真是皇帝的好狗。”

“你骂谁?”贾谊怒了,怒瞪陈平。

旁边,张苍哼了一声:“当然骂的是忘恩负义,欺师灭祖的狗,有些人是走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